
一、2021年農業補貼有什么變化?
1、農業補貼力度提升
隨著農業改革發展工作的開展,國家一直在貫徹支農惠農政策,并不斷加大對農村農業發展的財政補貼制度,從而有效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農業產業升級和農民增收。近些年農村農業發展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原有的農業補貼已經不滿農民的需求,不能讓農村居民享受到農業補貼的實惠政策,所以導致許多農村居民都不愿意開展土地種植,導致大量的土地資源遭到擱置荒蕪,農民開展土地種植的積極性也在不斷下降,所以在近些年的農業補貼政策改革中,國家就明確提出要提高農業補貼的支出力度,將逐步分區域提高農業補貼力度,加大對農業大省、大縣的補貼力度,最終穩定國家糧食生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2、農業補貼方式調整
從2016年開始國家就逐步在推動農業補貼制度改革,將糧食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調整成為了農業支持保護補貼,進而保護農業有序發展。而近些年國家還在大力推動農業生產者補貼、土地輪作休耕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高標準農田建設補貼等工作的開展。將傳統的農業種植生產補貼調整為保護農業生產、保護農村耕地、提高耕地地力等,進而實現藏糧于地。目前在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土地輪作休耕補貼、高標準農田建設補貼,已經成為了當地農村土地改革、農業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三項補貼制度!

二、2021年農業補貼針對哪些補貼人群?
1、輪作與種養結合
當前為了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國家提倡種養循環以及種植與農牧結合等,目前,糧豆輪作的補貼面積有一千萬畝,糧改飼也擴充到431個縣。
2、開展秸稈綜合利用的經營者
京津冀地區和東北是我國秸稈綜合利用補貼的重點,補貼標準為一畝地二十五元。
3、開展畜禽類資源利用的經營者
目前我國正在推進51個肉牛、奶牛以及生豬養殖縣的畜禽糞資源化利用的項目補貼項目。畜禽的糞便資源回收利用,也將實行補貼。以沼氣和生物天然氣為主要的處理方式,以農村的有機肥和農村能源為主要的利用方向。將畜禽糞污的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保持規模養殖場的糞污處理設備的配套率達到95%以上。
4、種植者
所謂的種植者指的是實際種地的人,主要是和地主區分,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土地的肥力以及農作物的規模化經營范圍,這個補貼就是農業支持保護補貼,過去這些補貼主要是補給擁有土地的人,今后將變為誰種地就補給誰。那些通過土地流轉獲得土地經營權的合作社、家庭農場以及種糧大戶等都能夠拿到補貼。
5、購置農機的經營者
今后農業將要向規模化的方向發展,因此國家支持機械化的作業方式,農民進行農業勞動時所需要的農業機械,只要合理,國家都會給予購買補貼,所有的費用都由國家財政支出。
6、生態畜牧的牧民
為了保護草原上的生態,國家對于保護草原生態的牧民也給予補貼。“十三五”期間,國家在內蒙古、四川、云南、西藏、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8個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及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等5個省和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啟動實施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
7、開展金屬治理的經營者
對于一些金屬污染地區,國家會大力支持相關企業進行污染治理,并給予相應的補貼。
8、開展深松整地的經營者
農機深松整地補貼補助對象為項目區內自愿實施農機深松整地的農民(包括農場職工)、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或者開展深松整地作業的農機合作社。深耕土地的補貼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華北,例如在甘肅省,每畝地的補貼標準是40塊。
9、殘膜回收利用的經營者
殘膜其實就是地膜,農業生產中經常用到地膜,但用過的殘膜清理成為隱患,殘膜過多將會直接造成土壤板結,現國家抽100個重點縣,實行殘膜的回收利用,如天津殘膜每畝補貼20元,甘肅彭陽殘膜加工每噸顆粒補貼400元的標準。
總的來講,今年國家在農業補貼上的力度還蠻大的,復合條件的人群記得及早去當地農業部門咨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