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爱色-欧美爱爱网-欧美爱爱动态-欧美α片无限看在线观看免费-99热精品在线-99热精品一区

免費咨詢:010-53329002
微信
我要采購>>發布產品>>
熱門分類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要聞
山東濱州,3000億級的農業產業集群是怎樣煉成的?
2022-09-05 來源:大眾日報 閱讀量:105 評論:0
0
   渤海之濱,黃河之州。
        地處黃河三角洲腹地、渤海灣西南岸的濱州市,依托獨特區位優勢,深化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做好經略海洋大文章,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過程中,緊緊圍繞農業高品質發展,探索出獨具特色的濱州路徑。

黃河岸邊崛起千億級產業集群

一粒小麥、一只蝦、一頭牛……這些平日司空見慣的產業,如今在濱州已成長為千億級產業集群。近年來,濱州市培育形成了“糧棉菜果牧漁”六大主導特色產業,小麥、玉米、大豆、肉牛、對蝦等多種重要農產品的產業鏈不斷延伸,產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形成了食品加工、畜牧水產等多個千億級產業集群,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前列。高品質發展,已成為濱州現代農業的新特征。

千億級糧食產業升級調優

小麥,是北方人最熟悉、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傳統的小麥加工,大多只產生面粉和麥麩兩種產品。如今,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裕公司”)把一粒小麥變成了十大系列500多種產品,打造出完整的小麥產業鏈,做到了對每一粒小麥的“吃干榨凈”。

據了解,普通企業加工1噸小麥,產品總價值3700元左右,而中裕公司加工1噸小麥,可以生產出面粉、掛面、谷朊粉、特級食用酒精等產品,總價值能達到9140元左右。目前,中裕公司探索形成了三產融合、綠色循環的發展模式,構建了包括高端育種、訂單種植、倉儲物流、初加工、精深加工、廢棄物綜合利用、生態養殖、蔬菜種植、食品加工在內的小麥全產業鏈,被農業農村部列入全國第二批農產品及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典型模式目錄。

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實行全產業鏈發展,利用小麥加工副產品,建設了養豬基地。

無獨有偶,博興縣的香馳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馳公司”),同樣實現了對一粒大豆和玉米的“極致”加工。

目前,這家企業年加工大豆和玉米分別為300萬噸、60萬噸,主要產品包括蛋白、果糖、油脂、調味品、五谷雜糧、飼料等六大系列。其中,國產大豆精深加工板塊,年產大豆分離蛋白8萬噸,大豆濃縮蛋白1萬噸,組織蛋白2萬噸,膳食纖維2.5萬噸,脫脂豆粉5000噸,產業規模和產品質量均居全國首位。大豆蛋白出口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市場占有率和出口占比連續5年穩居全國第一位。

在香馳公司帶動下,博興縣也成為全國重要的糧油生產加工基地,全縣年加工大豆達到400萬噸。

同樣地處黃河沿岸的鄒平市,經過30多年發展,已形成以玉米油、果糖、藥用葡萄糖、運動營養品為核心的玉米全產業鏈模式。全市年玉米深加工能力達到400萬噸,其中,年產葡萄糖180萬噸,國內市場占有率達50%;醫用葡萄糖占全國市場份額的85%;年產玉米油60萬噸,占國內市場的60%。

目前,鄒平市玉米初加工、精深加工企業達到10家,其中西王集團有限公司和山東三星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濱州市作為糧食產業大市,每年糧食加工轉化量1500萬噸以上,糧食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約占山東全省的1/4。眼下,濱州市正由“糧食加工”加速向“食品生產”轉型。

今年年初,濱州市發布了打造國家級食品產業基地2022年行動方案,進一步明確了推動食品產業升級調優、打造國家級食品產業基地的行動目標、重點舉措及保障措施。同時,全市食品產業不斷向園區化、高值化、高端化、品牌化、融合化“五化”方向提升。到2022年底,全市食品產業規模預計達到3340億元。

肉牛產業持續壯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牛肉的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多。近年來,濱州市的肉牛產業在全國市場中的話語權也越來越重。

走進陽信縣億利源清真肉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利源公司”)的智能肉牛屠宰工廠,透過參觀走廊的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屠宰分割的全過程。屠宰車間的自動屠宰線、分割加工線,及吊宰排酸、精細分割等技術,都是國內最領先的。

一頭牛,在這里可以被分割出西餐類、韓餐類、巴西烤肉類等200多個產品,企業屠宰車間年屠宰加工能力達到10萬頭。億利源公司創新傳統的“公司+農戶”模式,破解肉牛產業發展瓶頸,通過建立標準化養殖示范基地,統一飼養品種,統一飼養方法,統一技術服務,統一技術銷售模式,為養殖戶提供必要技術、資金支持,養殖戶按照標準和要求進行飼養和短期育肥。

目前,陽信現有規模以上肉牛養殖場136個,年存欄肉牛27.3萬余頭,年出欄肉牛28萬頭,規模以上肉牛屠宰企業76家,年屠宰能力達120萬頭,通過SC認證的牛肉加工企業331家,年屠宰加工牛肉30萬噸以上。全縣先后培育了2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9個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4個市級農業產業化肉牛龍頭企業。

作為肉牛產業大縣,陽信縣已形成了完整的肉牛養殖綠色循環產業鏈,實現了畜牧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升值,為綠色肉牛產業提供了發展可復制、可借鑒的“陽信經驗”。

去年5月,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2020年度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專項激勵名單進行公示,陽信綠色肉牛產業集群成功上榜。

據今年上半年統計,濱州市肉牛存欄35.58萬頭,出欄57.97萬頭。下一步,濱州市將按照高端化、綠色化、集群化、品牌化發展戰略,以陽信縣為示范,帶動世界級肉牛產業集群做大做強,以產業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根據規劃,到2025年,濱州市肉牛存欄量達到50萬頭,出欄48萬頭,產值120億元;當年肉牛屠宰25萬頭,及動物毛皮等副產品增加值580億元,建成符合高效生態和現代產業要求的肉牛生產體系,成為全省現代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示范區。

小對蝦大名堂年產量占全省六成多

8月上旬,博興縣喬莊鎮的“5G+智慧漁業”水循環養殖項目基本完工,養殖戶開始放養第一茬對蝦苗,這批蝦將在今年年底捕撈上市。這也意味著當地對蝦將從一年一茬變成一年兩茬。

“傳統淡水對蝦,都是外塘養殖,5月份放苗,9月份捕撈上市,一年只能生產一茬。”養殖基地負責人李建波說,“通過現在的新模式養殖,可以實現周年養殖。冬季活蝦銷售價格比秋季能高出一倍多。”

濱州市的對蝦養殖戶收獲滿滿。

經過20多年的不斷探索創新,如今喬莊鎮蝦池達1.2萬個,養蝦戶3200余戶,產量2.2萬噸,產值11.7億元。

為了提升養殖水平,今年譚家村將原來的蝦池進行改造,建設了248個雙膜拱棚蝦池。同時,配套建設尾水處理系統,實現了尾水零排放,還通過5G智能終端系統,實現了對水質氨氮、pH值等多項指標的自動監測和傳輸。

除了淡水對蝦,近年來,濱州市北部沿海地區的鹽田蝦養殖水平也在持續提高。

2021年11月,濱州市沾化區濱海鎮的對蝦生態育苗及生態養殖示范園一期項目完工。這個項目由渤海水產(濱州)有限公司沾化分公司建設完成,包含195個高標準養殖大棚。

截至今年7月底,示范園已經完成12.1萬對親蝦培育,繁育優質蝦苗700億尾以上。示范園的建設及投產,大大提升了當地鹽田蝦發展水平。

目前,濱州市對蝦養殖面積達80萬畝,年產量達到12萬噸,占全省的65%以上,年育苗量突破700億尾,優質對蝦苗種普及率達到90%以上。“濱州對蝦”“博興對蝦”都已經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中國生態鹽田蝦之鄉”“中國白對蝦種都”榮譽稱號花落濱州。

今年,濱州市將按照“抓兩頭、帶中間”的發展思路,前端做強對蝦種業,后端培育精深加工、冷鏈物流,中間推動水產養殖轉型升級,實現對蝦產業全鏈條、高質量發展。

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

拓寬共同富裕之路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根本。近年來,濱州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力度,加快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基本形成了產業鏈條完整、功能多樣、業態豐富、利益聯結緊密、產城融合更加協調的發展新格局,探索形成了有濱州特色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經驗做法,農業競爭力明顯提高,農民收入持續增加,農村活力顯著增強,有力推動了鄉村振興。

我要評論
0相關評論
相關信息
  • 山東濱州市沾化區 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提升冬棗2021-04-14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農業農村局推廣普及水肥一體化、噴灌、滴灌等農田節水節肥技術,全面提升農田水分生產率和化肥利用率,逐步走上發展現代節水節肥型農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綠色農業持續發展的道路,推動當地
  • 溫室網 版權所有 2000-2022 服務熱線:010-53329002 請與我們鏈接:cnga@cngreenhouse.com京ICP備0905014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