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山東壽光多地連降暴雨,多個村莊遭遇洪災,菜農損失慘重。面對災后大棚重建的資金壓力,眾多菜農一籌莫展。為解菜農之急,壽光市連續兩年出臺了大棚園區建設扶持政策,市財政拿出專項資金對災后恢復生產重建的園區、新建園區,按照建筑面積分別給予補助,為菜農助力。
為推動蔬菜產業標準化、高端化發展,壽光市聯合壽光金投集團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由投資商出資1.7億元,在田柳鎮建設1500畝高標準園區,同時,政府協調各大金融機構,采取銀行授信、融資租賃、債券融資等多種融資方式為園區建設提供資金支持,降低投資方的資金壓力。在園區運營中,運營方還通過股權并購蔬菜產業上下游企業,做大農業產業鏈條。
“對我們農戶而言,運營方為我們辦理了‘園區一卡通’,可以實現租金繳付、銀行還款等多種功能,還可通過園區進行魯擔惠農貸貸款,利率不到5%,真正降低了我們的生產成本。”農戶王相勇說。據了解,該園區2021年畝收入超過5萬元,極大提升了農戶的收入。而在壽光市,這樣的園區有18個、占地2.3萬畝,帶動當地80%的農戶進入產業化經營體系,形成了“農業園區+金融”的模式。
對農戶而言,風災、雹災等災害性天氣也有著極大的威脅力,甚至可以稱得上“一招不慎滿盤皆輸”。為增強農業風險抵御能力、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壽光市除推行中央險種以外,還根據當地實際蔬菜大棚多、蘋果產量多的特點,積極開展地方以獎代補險種,切實降低農戶的種植風險。2021年一年,壽光市撥付種植業保險各級財政補貼 4272.9 萬 元,共計理賠2600多萬元,有效降低了農民種植風險, 保障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