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浙江省圍繞高效生態農業發展,立足浙江省地域特點和產業特色,堅持“種、養、加”全產業協同,“平原、山區、水域”全空間聯動,“研發、制造、推廣”全鏈條貫通,強勢推進科技強農、機械強農行動,持續加快農業“機器換人”步伐,努力探索丘陵山區農機化發展的浙江路子。
聚焦“一區”引領,打造農機發展新平臺。著眼全產業鏈強化農機裝備研發制造和推廣應用,積極創建全國丘陵山區適用小型農業機械推廣應用先導區,已形成“12項突破性抓手+10大創新性政策”的先導區建設方案。
聚力“雙強”驅動,重塑農機發展新動能。啟動實施科技強農、機械強農行動,以超常規力度推進“一年大突破、三年大跨越、五年創一流”。農業機械化發展明顯提速,全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7.2%,41個丘陵山區縣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9.2%。
著力“三化”聯動,厚植農機發展新優勢。持續擴面機械化,提檔設施化,加速數字化,實施糧食生產功能區、現代農業園區、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智慧農業等“百千”工程,探索“農業產業大腦+未來農場”發展模式,建設全程機械化應用基地395個,建成數字農業工廠(基地)278家、未來農場20家。
強化“四端”發力,加快農機發展新突破。緊盯農機化過程中“無機可用”“有機難用”等短板問題,從需求、研發、制造、應用等四方面發力,理出清單、協同攻關、育強產業、優化場景,加強政產學研推深度融合,加速農機發展全鏈條協同推進。
健全“五大”機制,探索農機發展新路徑。強化政策供給和要素投入,建立專班化運作機制、項目化推進機制、跨省協作機制、評價激勵機制和安全監管機制,推進規劃、土地、資金、補貼全要素協同發力,為機械強農和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和不竭動力。
下一步,浙江省將繼續聚焦聚力高效生態農業強省建設,堅持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以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推廣應用先導區建設為引領,強化南方丘陵山區省份省際協同,深入實施科技強農、機械強農行動,努力探索形成丘陵山區農機化發展的浙江經驗。
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副總經理方憲法,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農機裝備創新研發推廣聯盟理事長戚行江作主旨發言;來自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機化所、中國農業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浙江省農業機械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圍繞農機化發展開展交流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