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天津市委、市政府印發《天津市鄉村振興全面推進行動方案》,2月20日在天津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作出專題安排部署。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謝元介紹,《行動方案》就未來五年天津市“三農”發展的一些重大問題作了安排部署。其中提出到2027年天津市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水平走在全國前列;同時也提出了農業勞動生產率超過10萬元每人每年,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規范化運行率均達100%,村集體年收入高于20萬元的占比達到90%以上等一批量化目標。緊緊把握現代化大都市“三農”工作定位,《行動方案》謀劃部署了5個方面18項工程,突出項目化、事項化和實際性、操作性。
《行動方案》四大特點同時滿足農民和市民需求
明確把打造現代都市型農業升級版作為主攻方向。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5月在天津考察時提出“加快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的重要要求,為增強天津農業的市場競爭力、可持續發展力指明了方向。天津的現代都市型農業發展走在了全國前列。方案明確天津將持續打造現代都市型農業升級版,嚴守耕地保護紅線,突出發展品質農業、精致農業,著力做好“土特產”文章,依靠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推動農業“接二連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突出把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作為重點任務。“不僅要讓父老鄉親們的腰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紅火,而且農村的生活環境和條件也要有新改觀。大家會發現:基礎設施將更加完備。我們用五年左右時間,提升改造農村公路1000公里,鞏固提升農村電網供電能力和裝備水平,因地制宜發展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讓農村群眾出行更加便捷、用電更有保障。”謝元表示,天津堅持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推進,著力在“宜”“和”“美”三個字上做足文章。以精心創建100個鄉村振興示范村、精準扶持800個經濟薄弱村為重點,加快提升鄉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實現鄉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
堅持把惠農富民作為根本目的。《行動方案》圍繞農民增收這一中心任務,明確提出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穩定增加農民收入。確保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市生產總值增速,城鄉收入比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同時,進一步做好東西部協作和支援合作工作,推動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
著重把解決短板問題作為關鍵抓手。《行動方案》重點針對農業產業鏈、農業科技水平、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以及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等方面的差距和短板,充分調研論證,制訂任務清單,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實施嚴格考核,對重點指標“掛圖作戰”,確保各項任務高質量完成。
見行見效都市農業重點產業升級鄉村文旅提級
今年一季度,天津市一產增加值同比增長4.4%;農林牧漁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4.3%,實現首季開門紅。進入五月,天津小站稻進入插秧季。全市239.7萬畝春播目前已完成56萬畝,正在逐步進入春播高潮。
“小站稻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薊州區上倉鎮農業產業強鎮項目,在農業農村部競爭性評審中脫穎而出;蔬菜生物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4月26日正式揭牌。”天津市農業農村委黨委書記、主任金匯江介紹了天津農業近期取得的成績,目前,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已制定《天津市小站稻產業提升規劃》《天津市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實施方案》《天津市鄉村旅游發展規劃》3個規劃方案,組織召開全市種業振興專項行動和鄉村旅游提級工程2個現場觀摩會。4月,在南京市成功舉辦的天津市鄉村產業招商推介會上,企業單位簽約金額20.85億元。4月24日,舉辦“津農精品”進北京推介活動,天津市特色農產品逐步進入北京中高端消費市場。
天津將在提高農業生產水平上升級加力。“我們將加快生產設施基地提檔升級,打造10個規模化設施種植示范基地和30個高標準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新建30個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優化電商推廣、社區團購、直播帶貨等模式,提高天津市優質特色農產品高端市場占有率和品牌溢價水平。”金匯江介紹,天津將啟動建設寧河區種業強區,打造提升奧群肉羊育種創新基地等一批基地;加快推進天津智能農業研究院建成全國智能農業研發創新中心和無人農場示范基地。
深化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和鄉村旅游發展規劃方案。“每個都市人心中,都藏著一個田園夢,懷著一份鄉土情。實施鄉村振興全面推進行動,就是要讓您既可以‘關心糧食和蔬菜’,也能夠‘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謝元表示。要讓“舌尖上的天津”更安全放心,天津將圍繞打造小站稻、蔬菜、畜牧、水產4條百億元全產業鏈。要讓“說走就走的旅行”更淋漓暢快,天津大力引入專業企業參與鄉村旅游,融合獨具韻味的農文旅資源,圍繞“春賞花”“夏納涼”“秋采摘”“冬拾趣”的主題,開發50條鄉村游精品線路,一年四季都能在鄉村享受到田園樂趣。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林單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