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興龐各莊老宋瓜果專業合作社,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的專家仔細對比黑皮紅瓤、黃皮紅瓤、綠皮彩虹瓤等炫彩西瓜的品質。 本報記者 武亦彬攝
隨著氣溫升高,香甜爽脆的本地西瓜已準備好登上市民的餐桌。記者昨天從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獲悉,目前本地種植的西瓜已陸續成熟上市,市民喜愛的炫彩系列彩瓤西瓜也進入了成熟期,可供采摘嘗鮮。
大興區龐各莊鎮的老宋瓜園里,木制廊道里飄著瓜香,圓潤飽滿的小西瓜一字排開,供前來游玩的市民品鑒。這里不僅有常見的綠皮紅瓤,還有黃皮紅瓤、綠皮黃瓤、紅黃相間的彩虹瓤等。“彩瓤西瓜很有吸引力,今年是我們試種的第三年了,共種了11個溫室和35個冷棚,不愁賣,復購率很高。”老宋瓜園負責人宋紹堂說,目前主要種植品種有L600、超越夢想、京彩、炫彩等,不僅西瓜本身的價格有了提升,還為園區吸引了不少采摘的客流。
“相比之下,彩瓤西瓜比紅瓤西瓜的單價高出不少,溫室每棚產量能達到3000斤,冷棚單棚能產6000多斤,算下來一年能增加24萬余元的收入。”宋紹堂說,這兩年有很多老客戶專門奔著彩瓤西瓜來,瓜一進入成熟期就供不應求。
為推動京郊特色西瓜產業發展,豐富市民的休閑采摘選擇,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通過推廣自育特色品種、示范高效栽培技術、開展生產技術指導,在京郊打造了一批規模化、標準化特色西瓜示范基地。炫彩系列特色西瓜為該站通過多年種質資源引進、育種材料純化、組合配制及篩選而自主選育的優新品種,包含10余個“炫彩”西瓜品種,涵蓋不同皮色、不同形狀和不同瓤色,如黑皮紅瓤、黃皮紅瓤、綠皮黃瓤、綠皮彩虹瓤等。炫彩系列品種中心含糖量均可達到12%以上,與紅瓤品種相比,香味濃郁,葉黃素、胡蘿卜素等含量更高。采摘期較小蘭、小鳳等傳統特色品種延長1周左右,同時更耐裂,適合中短途運輸。
為實現炫彩系列標準化生產,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結合品種特性,開展品種配套栽培技術試驗研究,并集成應用集約化育苗、高密度搶早栽培、蜜蜂授粉以及品質提升等技術,進一步提升了品質與產量。
今年除了老宋瓜園外,依托北京市特色作物創新團隊、市區兩級農業技術推廣站,通過重點園區示范、農戶自愿試種、開展技術指導等多種方式,在大興、順義、昌平、延慶等9個區開展了炫彩系列新品種多點示范與試種,總面積約200余畝,茬口包含日光溫室、春大棚及秋大棚,其中日光溫室茬口已陸續與市民見面,春大棚采摘期預計可從6月初持續至7月中下旬,秋大棚可在中秋、國慶“雙節”期間上市,預計總產量可達800噸左右。屆時市民可前往老宋瓜園、大興技豐園、北京順沿特菜基地、昌平金惠農農業專業合作社等園區采摘品嘗。(王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