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時30分,一列載著20多個集裝箱的水果冷鏈專列從老撾萬象出發到達云南磨憨,這是中老鐵路首趟國際冷鏈專列開行后的第215批進口水果。
熱帶水果保鮮期短,對運輸時限要求很高。海關和鐵路部門密切配合,開辟“綠色通道”、采取7×24小時預約通關等方式,在保障國門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前提下,最大程度壓縮進境水果在口岸停留時間。
泰國榴蓮近九成銷往中國,通過中老鐵路冷鏈水果專列“一箱到底”,進口水果可以提升一倍以上運輸時效,而且路途中的損耗更少,成本更低。高效便捷的中老鐵路,不僅讓中國消費者體驗到了“熱帶水果自由”,也為東南亞水果進入中國大市場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通道。
在磨憨,高峰期每天有將近1000噸的熱帶水果通過中老鐵路入境。泰國山竹、老撾西番蓮“坐上”冷鏈專列,沿著中老鐵路到達昆明,再到重慶,最快只需要4天。
一軌通兩國 中老鐵路開啟“發展路”
作為中老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中老鐵路安全穩定運營22個月,發送旅客超2000萬人次、運輸貨物超2600萬噸。老撾真正從“陸鎖國”變為“陸聯國”,中老鐵路打開了共建共贏經濟發展的新通道。
在磨憨口岸,每天還有大量中國產的貨物從這里開啟東南亞之旅。云南的蔬菜和鮮花、四川的機電產品等各類產品源源不斷地“坐上”中老鐵路的列車運輸到老撾。很多商品還會繼續通過陸運轉運到泰國、緬甸、柬埔寨、新加坡等“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中老鐵路的運營不僅滿足了沿線地區的運輸需要,更為中國和周邊國家間的貿易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
走進江蘇徐州的一家光伏企業生產車間,眼前這批光伏組件、光伏電池片即將完成打包裝車,通過中老鐵路發往老撾。企業在當地就可以辦理報關手續,貨物“一箱到底”在云南磨憨口岸直接出口、一站通關。
目前,老撾政府已批準北部省份超30萬公頃土地專門用于建設光伏發電項目,由中老兩國企業合作開發。這不僅帶動了中國清潔能源優勢產能“出海”,同時也加快了老撾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能源轉型。
作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工程,中老鐵路開通后很多東盟國家的貨物都搭上了這條“黃金運輸通道”。不久前,載著一批汽車配件的列車從泰國出發,通過中老鐵路在磨憨口岸入境云南,一路向北直抵四川成都轉乘中歐班列到達匈牙利,節約物流時間15—20天,節省運費成本20%以上。
數說磨憨:中國通向東南亞的“黃金口岸”
2021年12月3日中老鐵路開通運營以來,截至2023年10月3日,中老鐵路累計發送旅客2190多萬人次。2023年4月13日,開行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以來,已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萬多名旅客乘坐動車跨境旅行。
中老鐵路開行貨運列車超過2.6萬列,運輸貨物2680萬噸。其中,進出口貨運量550萬噸,貨物品類從開通初期的10余種增加至2700多種。
中老鐵路運輸網對內已聯通我國31個省(區、市),對外輻射至老撾、泰國、柬埔寨等12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中老鐵路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較開通初期壓縮約七成,位居全國鐵路口岸前列。
2023年1月—9月,磨憨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96萬余人次,車輛25萬余輛次,進出口貨運量超340萬噸,同比增長超8%。貿易額達270億元,同比增長超20%,口岸發展活力愈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