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生產,穩定的基地是基礎,也是對經營者長期投入的保護。特別是隨著近幾年花園的興起,合法合規的土地更加重要。
在嚴格保護耕地的政策下,花木花園企業在租用土地上要注意什么問題呢?最近,自然資源部部長王廣華在《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題為《切實加強耕地保護 改革完善占補平衡制度》的文章,對相關問題有論述。 立足基本國情,堅持底線思維,準確把握我國耕地保護面臨的嚴峻形勢 從占用耕地看,城鄉建設和基礎設施配套等各類非農建設不可避免仍將占用一部分耕地,農業結構調整、造林種樹造成耕地流失的規模仍然不小,違法違規用地問題仍較突出。 從補充耕地看,占補平衡存在占多補少、占優補劣甚至弄虛作假問題,一些地方落實“進出平衡”不到位,區域耕地總量仍在減少;有的地方違規開墾破壞生態環境,一些補充耕地質量不高,存在撂荒和流失風險。 把握重大要求,強化關鍵舉措,全面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聚焦守牢紅線,落實重點任務。一是堅決穩住耕地總量。目前,全國省市縣三級國土空間規劃已全部編制完成,下一步,將加快推進規劃審核報批,將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逐級分解并上圖入庫,確??煽己?、可審計、可追責,確保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絕不突破。 二是持續優化耕地布局。建立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獎懲機制,推動糧食主產區、主銷區、產銷平衡區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促使南方部分省份有序恢復一部分流失的優質耕地,優化耕地南北空間格局;穩妥推進“山上”換“山下”,將山上耕地逐步調整到山下,推動果樹苗木盡量上山上坡,促進農業生產空間布局更加符合自然地理格局和農業生產規律。 三是嚴格耕地保護責任考核。全面落實耕地保護黨政同責,細化明確考核規則和方案,對于突破耕地保護紅線等重大問題實行“一票否決”,嚴肅問責、終身追責。 要充分尊重農民意愿,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給予經濟補償,并留出一定過渡期,堅決杜絕“簡單化”“一刀切”。 落實落細工作,緊盯重點環節。一是嚴控新增占用。以國土空間規劃作為用地依據,逐步壓減城鎮開發邊界內增量空間使用規模,嚴格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用途管制,嚴控占用耕地的各類情形,確需占用的,要求按照數量相等、質量相當的原則落實補充耕地。 二是著力盤活存量。按照高質量發展和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的要求,推動土地利用方式從依賴新增向挖潛存量轉變,大力推動“用存量換增量”“用地下換地上”“用資金技術換空間”,推進低效用地再開發,從源頭上減少對耕地的占用。 堅持“以補定占”,強化耕地總量動態平衡,扎實推進占補平衡制度改革落地見效 改革占補平衡管理方式。按照改革部署,調整完善占用耕地補償制度,將以往非農建設占用耕地落實占補平衡擴展到各類占用耕地均要落實占補平衡,由“小占補”變為“大占補”; 統籌鹽堿地等未利用地、其他農用地、低效閑置建設用地等各類非耕地作為補充耕地來源,新增加的可以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用于落實補充耕地任務。堅持“以補定占”,在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的前提下,以省域內穩定利用耕地凈增加量作為下年度補充耕地指標和允許占用耕地規模的上限。 調整占補平衡落實機制。按照“國家管總量、省級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要求,建立分級負責、職責明確、監管有力的占補平衡責任落實機制。嚴格控制跨省域補充耕地規模,從嚴規范省域內補充耕地指標調劑管理,將補充耕地指標調劑統一納入省級管理平臺,堅決糾正和防范利益驅動下單純追求補充耕地指標、不顧立地條件強行補充的行為。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切實加強耕地保護 改革完善占補平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