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蔥生產全程機械化演示活動現場
本報訊 近日,在山東青島平度仁兆鎮東寨子村的一處蔬菜種植基地內,手扶式噴桿噴霧機、開溝起壟機、全自動大蔥缽苗移栽機、多功能培土機等機械正在田間穿梭作業,這里正在開展全國農機地頭展——大蔥生產全程機械化演示觀摩活動,來自全國30余家農機生產企業60多臺(套)裝備參與現場演示和展示,涵蓋了大蔥耕種管收等全程機械化生產環節。
據了解,活動現場設置了大蔥機械化播種演示推介、主栽品種展示、病蟲害防治技術推介、土壤培肥改良技術展示等環節。本次活動由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青島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辦,全國農機生產、經銷、流通企業和全市蔬菜種植大戶、農機專業合作社及社會化服務組織近400人參加現場觀摩。
與以往四五名農戶一起忙碌移栽大蔥的場景不同,大蔥移栽現場僅有兩名工人配合作業,有條不紊地使用一臺小巧的機器移栽大蔥蔥苗。“使用我們的蜂窩紙帶式大蔥移栽機,一天可以種植5畝地,和以前人工移栽相比,工作效率能夠提高5倍多。”青島銳星機械有限公司經理劉德波說。由山東沃華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帶來的VP100大蔥移栽機,可實現大蔥秧苗從秧盤中的推出、皮帶輸送、開溝、種植、培土過程的全自動,省時省力,減輕勞動強度,移栽速度可提高6倍。
大蔥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在蔬菜生產和飲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由于長年種植大蔥、大姜、大蒜等根莖類蔬菜,耕地土壤出現輕度酸化和板結現象,既影響大蔥的品質,又影響產量。為此,青島市組織專家開展土壤培肥改良試驗,讓土壤吃上定制“營養餐”,經過連續4年改良試驗,土壤有機質含量從最初的0.87%提升到1.32%,土壤酸化得到改善,效果顯著。“我們這里的大蔥口感脆嫩,畝產能達到1.2萬斤。”東寨子村大蔥種植戶代選升告訴筆者。
活動現場,農技專家為廣大種植戶示范講解高產大蔥全程病蟲害防治技術方案,同時開展了青大脫毒姜種等蔬菜機械化試驗示范基地試驗示范成果展示,技術護航特色經濟作物穩產高產。“依托青島市蔬菜生產全程機械化專家工作站,我們應用了蔥姜等經濟作物全程機械化技術,基地的蔬菜產品質量更高、品質更好,收購商都搶著收我們合作社的蔬菜。”青島利淼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于立淼說道。據了解,青島市大蔥常年種植面積15萬畝左右,通過強化農機農藝融合,大力推廣經濟作物生產新裝備、新技術,已初步實現大蔥耕整地、移栽、田間管理、收獲等全環節全程機械化生產,總結形成的“大蔥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兩輪驅動,大蔥生產走上全程機械化軌道”入選全國典型案例,為推動青島特色作物高質量發展提供農機化支撐。
(尹詩洋 傅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