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園會的召開,為成都花卉產業帶來生機與活力。在溫江分會場,展現巴山蜀水獨特風貌的川派盆景,吸引全球游客;離邛崍分會場不遠的天臺山鎮沙壩社區蘭花產業基地中,上萬盆蘭花長勢良好、清香撲鼻;郫都分會場的西南花卉信息平臺中,花卉生產、交易、流通信息一目了然……借助“世園經濟”,成都花卉產業“一路生花”,正走向國際市場、走進千家萬戶。
郫都區是成都花卉園藝產業重要承載地,郫都分會場所在地春天花樂園是中國西部最大的花木集散中心。成都世園會期間,為服務世界各地的采購商、貿易商和觀眾,郫都分會場布局了國際花卉品牌館、成渝地區花卉產業成就館等功能組團和商業服務配套,向全球展示成都的花卉精神、文化和產品。

“國際花卉品牌館匯聚了全球特色花卉,吸引了美國泛美種子公司等國際知名花卉種植企業來蓉展示交流,共同構成國際品牌生態。”四川春天花卉市場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譚晟程介紹,在這里可以看到花卉產業最新動態、了解國際花卉育種研發成果等產業全球發展趨勢。
對比自己常光顧的花卉市場,專程從四川德陽趕來的花卉愛好者劉茜對世園會場館連連稱贊。“開闊眼界,盡興而歸。”她說,會場中不僅能打卡購物,還可以一飽歐洲、亞洲、美洲、大洋洲特色創新花卉的眼福。
“世園會是展商學習交流、給產品提檔升級的好機會。”在“植于藝術微盆栽”展位中,上百種品類的微盆景、組合盆景精美雅致,宛如一件件藝術品。負責人梁先發坦言,他順應消費新趨勢打造的藝術美學園藝品牌成為會場“網紅店”,不僅銷售額翻番,還吸引數名花店客戶前來咨詢加盟。

薛珍和梁先發的忙碌,是“世園經濟”走熱的縮影。不久前的五一小長假,春天花樂園累積入園人數超25萬人次,單日最高客流超7萬人次,園區交易額超5000萬元(人民幣,下同),零售交易額同比增長200%。成都世園會后,此地還將成為“花卉園藝消費目的地”和“花主題文化旅游目的地”,持續釋放生態旅游活力。
作為當地花卉產業加速轉型的重要里程碑,西南花卉信息平臺近期啟動,能實時監測春天花樂園人流、車流、物流,發布每日到貨和發貨情況,收集分析花卉生產、交易、流通大數據。“這將有力推動西南地區花卉產業邁上新臺階,為數字花卉、智慧花卉建設做出重要貢獻。”譚晟程對此充滿期待。
花卉產業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于一體,其蓬勃興旺也為城市發展和民眾生活賦能。數據顯示,郫都區從事花卉苗木生產經營的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超4000家,從業人員約3.7萬人。2023年,當地花卉苗木銷售收入達60億元。
“四川極具資源稟賦,境內有上萬種高等植物,約占全球總數的4%。”在四川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學院教授高素萍看來,經過四十余年發展,中國已經從花卉資源大國變為集花卉生產、貿易和消費于一體的大國。她期待“世園經濟”搭建起全球育種育苗、技術交流和貿易合作的平臺,促進資源優勢轉變為資產和資本優勢,助推產業國際化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