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十四五”成效總結和“十五五”統籌謀劃工作,進一步加強體系建設、推進體系管理邁上新臺階,近日,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工作交流會在北京召開。
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全國科技大會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充分肯定了體系取得的突出成效,重溫了體系解決產業重大問題、支撐引領產業變革的初心使命,分析了當前農業科技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部署了體系下一階段重點工作。自2007年起,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共同建設了以農產品為單元、以產業為主線的50個產業技術體系,通過長期穩定支持,強化有組織科研,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和人才鏈“四鏈”深度融合,實現了跨部門、跨區域、跨單位、跨學科的大聯合大協作,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
會議指出,當前,基因編輯、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等新興前沿技術深度引領國際農業科技發展方向,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工程技術等交叉融合正在加速農業科技迭代和鏈式變革,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壯大,促進國際農業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我國糧食產量在相當長一個時期內供需還是緊平衡,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土壤退化、重金屬污染等問題也對糧食生產構成威脅。科技創新不僅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也是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現代農業技術體系是農業科技屆的“金字招牌”,體系專家是國家農業產業科技戰略力量,要以更高標準嚴格要求,切實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推動體系的高質量發展與國家強盛和民族復興這一時代偉業同頻共振。
會議強調,產業技術體系全體專家要進一步堅守初心使命,提高工作站位,堅持產業導向,聚焦服務“國之大者”,全力落實各項任務,解決產業鏈上的科技堵點痛點。各省要圍繞本地大宗產業和優勢特色產業需求,建強省級產業技術體系,加強國家體系和省級體系銜接互動。財政部有關主管部門負責同志要求,必須嚴把預算關口、加強統籌協調、注重績效導向、嚴格資金管理,進一步提升資金使用效能。
農業農村部科學技術司、財政部科教和文化司、農業農村部相關司局、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和省級農業農村部門等有關同志以及國家體系和省級體系專家參加會議。(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孫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