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西南州政協主席周舟率隊到銀川市調研菜心產業發展現狀、供港蔬菜標準化生產情況
同為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蔬菜供應基地,黔西南州與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兩個相隔2000公里的西部地區,因為一顆小小的菜心,牽引出了跨區域合作的新故事。
2024年春,在黔西南州安龍縣一場農業園區協商會議上,一位蔬菜種植戶道出眼前急盼:“技術工人短缺問題使得產業發展陷入瓶頸。”不久后,在另一場園區協商會上,一位群眾也說出了煩心事:“我在寧夏種菜心,那邊種的是夏秋菜,冬春兩季沒工作。”

寧夏冷涼蔬菜產業聯合會落地建設安龍縣菜心基地簽約儀式
一邊是缺人手,一邊是找不到工作,問題癥結何在?
黔西南和寧夏都是優質蔬菜產區。菜心是寧夏的拳頭產業,每年吸引5萬多名貴州工人在當地務工。因菜心對地理氣候有特殊要求,寧夏為夏秋上市,黔西南為冬春上市,時間剛好錯開。但政協委員們調研后發現:兩地相距約2000公里,且用工容納度不同,一旦用工崗位不確定,工人往返將面臨高成本風險,錯峰就業并非上策。
同年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從寧夏銀川到黔西南州掛任副州長的沈愛紅在界別聯組會上提出:貴州與寧夏兩地氣候互補、資源同優、工人互用、市場互通,有著得天獨厚的產業合作優勢,建議協同發展,共同助力鄉村振興。

銀川市政協到黔西南州龍廣鎮小場壩基地考察菜心產業發展情況
貴州、寧夏兩省(區)政協快速響應。黔西南州高度重視,州委、州政府及時成立了菜心產業專班,并安排州政協一名副主席擔任專班班長。州政協迅速落實,將工作列入月協商內容,及時與銀川市政協對接聯系,隨后還開展了交流互訪、考察洽談。
兩地積極促進企業“聯姻”牽線、推動產業合作搭臺,并確定將菜心產業作為啟動合作的“金鑰匙”,黔寧合作的齒輪開始轉動。
這幾天,貴州綠優鮮農業有限公司正在安龍縣棲鳳街道抓緊建設千畝優質菜心基地。“寧夏菜心4月至10月上市。從10月到翌年5月,是黔西南州優質菜心產銷旺季。兩地的茬口正好形成互補,我們非常看好這個合作契機。”在企業負責人李明看來,兩地以菜心為核心要素構建的大聯合、大循環、大發展格局將推動實現合作共贏。因此,他對未來充滿信心。
“要說最開心的呀,還是我們老百姓。”聽說寧夏企業到家鄉發展菜心種植,已在寧夏成為熟練工人的望謨縣務工農民耿青海十分雀躍,“我上半年在寧夏,下半年回家鄉,兩處都不耽誤增收,還能安心和家人團聚,真是太好了!”

黔西南州政協考察組在銀川市閩寧鎮園藝村設施溫棚園區考察
寧夏與黔西南建立了產銷一體化產業鏈條,系列協議及合作項目相繼落地:引進寧夏四季優鮮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組建成立貴州綠優鮮農業有限公司,在安龍縣棲鳳街道建設千畝菜心種植用地1000畝;引進寧夏綠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組建成立貴州君耕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在安龍縣春潭建設菜心種植基地500畝;引進寧夏潤綠蔬菜有限公司,組建成立望謨縣惠萬佳科技農業有限公司,在望謨縣樂旺鎮建設700畝菜心種植基地……“夏秋寧夏產、冬春貴州供”的良性互補發展模式初步形成。
隨著合作持續走向深入,合作領域也在逐漸拓展。目前,寧夏企業還與黔西南州就生態黃牛肉達成合作架構,黔西南“山翁青”飲料企業與寧夏公司也簽訂了經銷合同。
跨區域合作鏈條越拉越長,搭乘“黔寧合作”的快車,一條創新探索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徑正逐步形成。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