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和草原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云南監管局四部門聯合印發《推進農業保險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提出到2030年形成以中央政策性險種為主體全面覆蓋重要農產品,以省以下特色險和商業險為輔助全面覆蓋特色農產品,疊加“農業保險+”系列金融產品的“一主兩輔一疊加”農業保險新發展格局,力爭實現云南三大主糧作物完全成本保險投保覆蓋率達到70%,農業保險深度和密度分別達到1%和500元/人的目標。
為此,云南將圍繞穩步發展大宗農產品保險,著力發展特色險,全面開展天然橡膠綜合保險等方面,推進建立多層次農業保險,以提升農業保險深度密度。比如,將強化對中藥材產業政策支撐,支持推動發展“一縣一業”“綠色云品”“十大云藥”等優勢特色農產品物化成本險、完全成本險、價格險、收入險、價格指數險等,促進農業保險向保價格、保收入轉變;將肉牛、蘋果相關保險納入省級險種推廣;積極探索品牌溯源、區域產量、天氣指數、農業設施綜合保險等綠色農險,滿足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多元化需求;對全省形成一定規模、農戶受益度高、支撐產業發展效果明顯的特色險種,積極推動納入省級險種統一實施,擴大省級險種覆蓋面等。
同時,將積極創新發展商業險,鼓勵和引導保險機構進一步發揮作用,在財政補貼險種基礎上積極開發市場化商業險,構建財政補貼險種疊加商業險的農業保險保障模式。重點探索開展農村新業態全產業鏈保險,覆蓋“種、養、加、儲、銷”全鏈條的生產、加工、倉儲、物流、質量保證等涉農保險。鼓勵開展“農業保險+”,積極推廣“訂單農業+保險+擔保+信貸”等業務模式,探索開展森林碳匯金融、保險等,鼓勵農業保險機構對接省融信服平臺,引導更多金融“活水”投入“三農”領域。
為保障農業保險切實有效發揮作用,云南還將圍繞基層管理服務體系,應對農業保險大災風險,規范農業保險承保理賠,建設農業保險管理平臺,科學厘定農業保險費率,落實農業保險科技賦能等方面,健全農業保險運行機制。在基層管理服務體系建設方面,已明確縣級政府建立損失核定委員會和“專干+協保員”隊伍,村協保員待遇采取“基本報酬+績效”模式,不超過當地公益性崗位水平。此外,還將同步建設省級農業保險綜合管理平臺,整合土地確權、養殖防疫、氣象災害等17類數據,實現投保理賠全流程在線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