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縣充分發揮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按照生態、節水、優質、高效的要求,創新發展模式,積極引導和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抱團”闖市場,通過項目投資、農戶自籌、扶貧貸款等多種渠道籌集資金,大力發展秋延后反季節辣椒產業,把溫室“小辣椒”打造成了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大產業”,不斷增強貧困群眾“造血”能力。
眼下正值辣椒采收期,走進新天鎮山寨村的辣椒種植大棚,誘人的辣椒掛滿了枝藤,康立道夫婦和雇用的工人正在忙著采摘辣椒,康立道告訴我們,由于山旱地多,以前只能種些小麥、大麥等傳統農作物,日子過得緊張。2014年,康立道承包了兩座設施大棚種起了辣椒,看著效益不錯,后來又承包一座,在他的精心管理之下,每年都 能給他帶來了三萬多元的收入,一年的收入要比之
前種地好許多。
新天鎮山寨村辣椒種植戶 康立道說:“我自己種的三座大棚,也有七八年了,每年在9月份定植,12月份開始(第一批)采收,采收期有6-7個月,基本(正常以后)每半月采收一次,每次能采收400-500斤左右,單價現在每公斤在4-6元,效益基本也還是可以的。” 新天鎮山寨村氣候冷涼,所產的辣椒個大條肥辣味足,而且存貯時間長,有利于長途拉運,深受客商青睞。同時,專業合作社與全縣各大超市、菜市場簽訂購銷合同,成功打通了辣椒產業發展的“最后一公里”。
新天鎮山寨村辣椒種植大戶 康立道說:“貨源主要銷售到張掖以及民樂附近地區。”
近年來,民樂縣積極引導大型連鎖超市直接與設施蔬菜產地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對接,合作社組織蔬菜種植戶按照高于批發商的價格供給超市,推行新鮮蔬菜“超市+合作社+基地”的供應鏈模式,解決蔬菜銷售難題,保證了農民收入,極大地激發和帶動了農戶種植反季節蔬菜的信心,探索走出了一條拓寬蔬菜流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實現企業盈利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