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省花卉園不斷引入發展現代農業,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現已形成以科技孵化、植物組培等新技術研發為先導,以種子、種苗、種球為主體,以鮮切花、盆花、干花、有機蔬菜、食用菌生產為補充的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成為云南省高原特色農業、設施農業和外向型農業示范區。
68家知名企業入駐
自1999年成立以來,省花卉園以科技興農助推綠色發展,形成以花卉產業為主,有機蔬菜、水培番茄、珍稀食用菌種植、農旅融合發展多頭并進的發展格局,入駐中科院、國家月季測試站、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和國內外知名企業68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家、省市級龍頭企業37家、科技研發基地4個、現代農業科技中心7個,美國博爾、英國海盛、荷蘭安祖等外資企業12家。
目前,省花卉園年產高檔鮮切花8.15億枝、盆花1000余萬盆,涵蓋蝴蝶蘭、大花蕙蘭、菊花、玲瓏、康乃馨、紅掌、玫瑰等多個品種,產銷量占國內市場50%以上,年產值近14億元。其中,虹之華菊花種苗占全國出口份額的95%,占日本進口市場的40%以上,是日本進口菊花種苗最大供應商、全國菊花最大生產企業。
同時,安祖公司紅掌產銷量在國內市場占有份額超95%,統一生物蝴蝶蘭種苗出口歐洲市場,云南珍竹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竹子種子、種苗出口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省花卉園企業依托科技創新、產品改良,不斷提升花卉蔬菜品質,花卉、蔬菜等高原特色農產品出口創匯6000萬美元。出口國家和地區26個,出口量達44%,有近10個品種的花卉在產量、品質、國際國內市場份額等多方面穩居全國前列。
基礎設施配套逐步完善
多家知名農業企業入駐省花卉園,與該園區逐漸完善的基礎設施配套密不可分。
種下梧桐樹,才能引來金鳳凰,省花卉園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按照“高起點規劃、高科技支撐、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高質量服務、高效益產出”的要求,政府引導性和企業主體性投入60余億元建設水、電、路、氣、通信等基礎設施。包括區內主干水電網30余公里,主供水池12000立方米,主干道路網18公里。建成鋼架大棚600萬平方米,遮陰棚30萬平方米,自控溫室70萬平方米,噴滴灌150萬平方米,花卉采后處理車間20個,冷庫80個。
目前,省花卉園已初步建成農產品展示培育、新品種新技術孵化、農產品精深加工、農業觀光休閑體驗和農產品集散等五大基地,已建成省花卉示范園區、晨農農博園和云南省農村干部學院體驗教學基地,平臺效應、基地效應和集聚效應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省花卉園公共檢測和農產品可追溯體系平臺已基本建成,并成立了國家林業局月季測試站和省農科院質量標準與檢測所分支機構。集生產示范、種苗培育、農產品加工、現代物流、信息化農業、科普農業、觀光農業、農游體驗于一體的晨農農博園已經建成,打造面向全國的“農博之窗”。
“近年來,園區利用互聯網等技術手段,打造為企業提供科技資料、專利資料、技術標準資料、數據分析、市場信息、法律法規、產銷對接等服務的公共信息與服務平臺。建成云南省花卉育種重點實驗室,重點開展花卉種植資源收集、花卉資源遺傳多樣性及有利功能基因發掘、花卉定向育種技術等系統研究。”省花卉園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省花卉園將繼續融合發展一二三產,爭取更多大企業入駐園區,助推云南省高原特色農業發展。(記者 王紹芬 通訊員 朱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