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至16日,第十一屆中華農圣文化國際研討會暨中國農業歷史學會農學思想與《齊民要術》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2021)在濰坊科技學院召開。
研討會共收到中外優秀學術論文89篇結集成冊,圍繞“傳承創新農耕文明服務全面鄉村振興”主題,為傳承農圣文化優秀基因不懈探索,為豐富提升“壽光模式”文化內涵建言獻策。60多所高校、院所的100余位專家、學者參會。
近年來,濰坊科技學院積極探索“校園+田園+科技園+創業園”四園一體的產教融合育人模式,打破專業壁壘,實施學部制改革。成功打造了設施農業、海洋化工、智能制造三大學科特色,建立了從良種研發推廣到智慧農業服務的科研創新平臺,構建了覆蓋設施農業全產業鏈的專業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體系。牽頭成立鄉村振興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院,“壽光模式”研究成果在《改革內參》刊發。探索以農圣文化為特色的通識教育育人模式。牽頭成立中國農業歷史學會農學思想與《齊民要術》專業委員會。
研討會共收到中外優秀學術論文89篇結集成冊,圍繞“傳承創新農耕文明服務全面鄉村振興”主題,為傳承農圣文化優秀基因不懈探索,為豐富提升“壽光模式”文化內涵建言獻策。60多所高校、院所的100余位專家、學者參會。
近年來,濰坊科技學院積極探索“校園+田園+科技園+創業園”四園一體的產教融合育人模式,打破專業壁壘,實施學部制改革。成功打造了設施農業、海洋化工、智能制造三大學科特色,建立了從良種研發推廣到智慧農業服務的科研創新平臺,構建了覆蓋設施農業全產業鏈的專業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體系。牽頭成立鄉村振興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院,“壽光模式”研究成果在《改革內參》刊發。探索以農圣文化為特色的通識教育育人模式。牽頭成立中國農業歷史學會農學思想與《齊民要術》專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