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爱色-欧美爱爱网-欧美爱爱动态-欧美α片无限看在线观看免费-99热精品在线-99热精品一区

免費咨詢:010-53329002
微信
我要采購>>發布產品>>
熱門分類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要聞
張桃林:加快種業高質量發展 打好種業翻身仗
2021-05-19 來源:中國農網 閱讀量:98 評論:0
   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保障糧食安全,種子是要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瞄準生物育種等前沿領域,實施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要提高農業良種化水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解決好種子問題,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及中央一號文件對打好種業翻身仗作出了具體部署。今年的全國兩會對種業發展又提出了明確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加快推進現代種業高質量發展,筑牢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及人民美好生活的種業根基。

一、種業形勢怎么看,下一步怎么辦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種業發展,社會各界也十分關心關注。總體上看,我國農業用種安全是有保障的,風險也是可控的。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種業科技和產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做到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為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穩產保供提供了有力支撐。當前,我國種業發展內外部環境正面臨深刻變化,在有些品種、有些領域和有些環節,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較,尤其是對標人民美好生活對種業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迫切需要我們下功夫趕上去。

圍繞打好種業翻身仗,黨中央作出了系統部署,涵蓋種質資源保護、育種科研攻關、種業市場管理等整個種業全鏈條各環節??偟膩碇v,堅持底線思維和問題導向,圍繞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副產品保數量、保多樣、保質量的“三保”要求,遵循種業創新發展規律,突破卡點、補上短板、做強優勢,加快推進種業高質量發展。一要把種質資源保起來。組織開展全國性的農作物、畜禽和水產種質資源普查收集活動,推進種質資源精準鑒定評價,建好國家種質資源庫。二要讓自主創新活起來。加強種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特別是加快實施現代農業生物育種重大科技項目,深入開展農作物和畜禽育種聯合攻關,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同時加強基礎性前沿性研究,建設好南繁硅谷等創新基地。三要讓種業企業強起來。深化種業放管服改革,促進產學研結合、育繁推一體,建立健全商業化育種體系。讓市場的力量成為資源整合與科技創新的發動機,企業成為創新的主體。四要把基地水平提起來。加快發展現代化農作物制種基地,對國家核心育種場和水產原良種場給予更多支持,健全良種供應應急保障體系,夯實種源保障基礎。五要讓市場環境優起來。著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嚴格品種管理和市場監管,營造種業創新良好氛圍。今年將組織開展種子執法監管年行動,采取精準有力措施,凈化種業市場。

二、種業格局怎么建,幾個關系怎么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堅持全國一盤棋,更好發揮各方面積極性,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這對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種業高質量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針對性。構建種業新格局,特別要注意把握好三個關系。

一是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用好政府“看得見的手”和市場“看不見的手”,實現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2000年《種子法》頒布以來,我國種業全面進入市場化階段,現已形成居世界第二的種業大市場,擁有完整的種業產業鏈,但市場主體還存在小、散、低、重等問題,扶持政策還有待加強和完善。從市場端看,要遵循市場規律,善用市場機制,增強市場主體資源要素集聚、配置效率和競爭力。加快培育一批種子企業,既要扶持培育大而強的領軍企業,也要支持發展各類專而精的特色創新型小企業,提升企業差異化競爭能力,逐步構建大中小、多層次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從政府端看,要完善種業支持政策,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解決好市場不愿意干或干不了、干不好的事。組織開展農業種質資源普查,支持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及科研公共平臺等設施條件能力建設,打造高標準種子基地,培養種業科技人才和專家隊伍。政府要當好市場的裁判員和守夜人,在建設完善的市場體系和營造良好的營商生態、公平的競爭環境等方面主動作為,用改革激發市場活力,用法治規范市場行為,調動各方面發展積極性。

二是中央與地方的關系。黨的十八大以來,種業法規不斷完善、改革政策逐步強化,為種業健康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國家層面抓頂層設計,抓規劃,定方向;地方抓銜接,促執行,抓落實,確保中央和地方擰成一股繩,形成發展合力,推動政策落地生根。從做強產業鏈看,國家層面強化統籌,加快制定種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推進全鏈條銜接、全要素提升,加快全行業上中下游貫通步伐;地方做好銜接落實,立足本地實際,做優特色,做強品牌,打造優勢產業。從科研分工看,中央單位主攻基礎性前沿性研究,增強創新源動力。地方單位強化應用型研究,不搞低水平重復,努力促進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對接融通。從政策落實看,地方要堅決落實好屬地責任,推進農業種質資源普查、制種大縣獎勵等政策落實落地。海南省要高標準建設好南繁科研育制種基地,謀劃打造好南繁硅谷,落實好人才引進、知識產權、財稅金融等支持政策,力爭建成國際化高水平現代種業創新高地。各省要積極加大投入,提高南繁基地設施化標準化現代化水平。

三是國際與國內的關系。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對外開放。中國種業是開放的種業,與世界種業一直保持同頻共振。目前,國際種業企業以獨資、合資等形式在國內開展業務,為國內提供新品種及相關服務,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格局。著眼未來,要積極推進種業創新國際合作。歡迎國外企業按照有關規定到中國投資種業,引進先進理念、優異資源、關鍵技術和高端人才,支持與國外機構共建種業研發平臺和第三方創新服務機構。支持中國種子協會等組織,搭建好平臺,服務中外交流。同時,鼓勵企業走出去,學習國外經驗,開展國際合作;鼓勵與國外科研機構依法開展合作研究,共享科研成果,積極支持參與國際組織活動,推動我國種業在國際事務中展現中國風采、作出中國貢獻。

三、種業創新怎么搞,技術路線怎么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種業發展在貫徹落實這一要求過程中,必須面向世界種業科技前沿、面向農業農村現代化主戰場、面向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加快推進種業創新攻關,為種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一方面,常規育種與現代生物育種要統籌兼顧。常規育種是品種改良的基礎,“十三五”期間80%以上的審定品種通過常規育種方法選育?,F代生物技術大多在常規育種基礎上深入到分子、基因或基因組層面創制育種材料,從而提高育種定向性、精準性和高效性。要最大限度地挖掘二者的潛力,兩條技術路線必須協同推進、相得益彰,不能顧此失彼。當前,關鍵是要在保持常規育種優勢的基礎上,更加突出現代生物育種創新和應用。要清醒認識差距。雖然近年來我國種業科技進步明顯,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不小差距。世界種業已進入到“常規育種+生物技術+信息化”的育種新時代(有人稱為“4.0時代”),正迎來以基因編輯、全基因組選擇、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合發展為標志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對我國種業來講,既是挑戰,更是難得的發展機遇。要對標產業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把保障國家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用種安全作為品種創新的核心任務,發揮好常規育種優勢,用好現代生物育種技術,加快培育高產高效、綠色優質、節水節飼、宜機專用優良新品種,滿足農業良種化要求。要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在生物育種創新與應用方面,要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在尊重科學、嚴格監管的基礎上,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

另一方面,推進創新和保護要齊頭并進。既要加強源頭的種質資源保護,也要加強終端的品種等技術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推動種業創新,必須保護創新者權益;保護創新者權益,必須依靠知識產權制度。只有全面提高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才能真正實現種業創新發展。要下大氣力支持和推進種業創新。充分發揮企業和科研機構這兩個核心主體作用。支持科研機構持續推進基礎性公益性研究,加快種質創制和共性關鍵技術創新。支持企業加大育種投入,完善商業化育種體系。推進科企深度融合,探索成立實體化創新聯合體。持續推進國家農作物和畜禽良種攻關,深入實施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品種。加強國家種業創新力量戰略布局,建設國家級和區域級種業創新中心。同時要加快推進種業科研成果產權交易平臺建設,加快成果轉移轉化?,F代種業既是科技密集型產業,也是資本密集型產業,要推進種業與金融、科技結合,加大社會資本對種業創新的支持力度。要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加快推動修訂《種子法》《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建立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提高保護強度,鼓勵原始創新。要研究提高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門檻,強化非主要農作物登記管理,有效解決品種多而同質化嚴重問題。要嚴格市場監管,嚴打假冒侵權違法行為,為創新營造良好環境。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第一年。加快現代種業發展,打好種業翻身仗,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必將為筑牢農業農村現代化及人民美好生活的種業根基注入新的更大動力。

(本文系作者在2021年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略有刪減。)

我要評論
0相關評論
相關信息
溫室網 版權所有 2000-2022 服務熱線:010-53329002 請與我們鏈接:cnga@cngreenhouse.com京ICP備0905014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