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花生、大豆種植區
1.及時排澇。一般積水地塊,要全面疏通排水溝渠,迅速排出田間積水;排水困難低洼地塊,要采用排灌設施設備搶排內澇和農田漬水,防止農作物長時間浸泡,減輕濕漬對根系的傷害;土壤含水量飽和地塊要開溝劃鋤,排除暗水,通風散墑,降低土壤濕度,促進根系和植株恢復生長,防止因積水造成早衰。
2.補施速效肥料。為避免農作物缺肥早衰,促其恢復生長,在階段性降雨暫停后,畝追施尿素10~20公斤或葉面噴施2%尿素+0.2%磷酸二氫鉀溶液,每7天噴一次,堅持噴2~3次。葉面追肥時,若施肥機械無法進地,要充分發揮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的作用,采用無人機進行葉面施肥作業,提高工作效率。
二、水稻種植區
1.抓好水層管理。水淹稻田不可一次排干漬水,避免天氣轉晴后失水萎蔫大量死苗。水稻孕穗期是水分的敏感期,要保持水層,出穗前3~5天,進行一次晾田。抽穗后要采取間歇灌溉,干干濕濕,地表濕潤而不陷腳為限,直到收前7~10天斷水。
2.科學追肥。水稻孕穗期,畝穗數、小花數已經確定,減少小花退化、提高結實率是當前田間管理的重點。對于缺肥地塊要適量追施保花肥,一般每畝追施尿素3~5公斤,同時補施部分鉀肥和硅肥,促壯稈,攻大穗。也可結合噴施氮、鉀及微量元素等葉面肥料。
三、露天蔬菜種植區
1.及時排澇。受淹菜地要疏通三溝或采用排灌設施設備及早排除田間積水,減少淹漬時間,減輕受害程度。
2.適期適量補肥。過水后的蔬菜,植株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都較差,需要及時采取土壤追肥結合噴施葉面肥的方法。土壤追肥時以施用速效肥料為佳;葉面噴施宜選用0.2%磷酸二氫鉀+0.5%尿素溶液,按照少量多次原則,每7天噴一次,堅持噴2~3次,幫助植株恢復長勢。待土壤稍干,及時劃鋤,改善土壤結構,提高根系活力,減少損失。
注意事項:葉面追肥宜選擇無雨天氣,于下午16:00后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