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農科院作物研究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個智能化水稻育種溫室基地,圍繞遺傳育種目標,從水稻的群體水平、個體水平、分子水平等不同層次進行研究,為遺傳育種提供新理論、新技術、新途徑、新材料,同時還可積極開展遺傳、生理等多學科交叉跨界研究,推動包括水稻在內的多種農作物品種在多方面進行融合融通。
該溫室基地安裝有自然光人工氣候室、人工補光試驗室、智能溫室、微氣候室、網室、抗旱鑒定室等。這些先進的智能型控制試驗室,可自動模擬不同地區稻田的溫度、光照、濕度以及土壤鹽堿等自然狀態,通過種植對應的水稻育種試驗新材料,從中觀察其生長情況,以此鑒別育種新材料的具體性能。還能進行水稻優異基因挖掘與創新利用,開展優質化育種研究,進行優質化生理基礎及栽培技術研究等。該溫室基地,總面積4400多平方米,總投資近2000萬元。(記者 陳忠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