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休閑農業園區發展的歷史機遇
在論壇現場,北京藍海易通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休閑農業領域知名品牌與營銷實戰專家榮振環分享了《京郊休閑農業園區發展現狀分析、機遇與挑戰》。榮振環指出,發展休閑農業園區,是盤活城鄉經濟、驅動區域大循環、打通線上線下規模市場的重要引擎。在北京市休閑農業“十百千萬”暢游行動和疫情常態化的背景下,北京發展休閑農業園區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契機。“周邊游”和“鄉村游”正替代“跨省游”“出境游”成為市民更加優先的休閑選擇。擁有消費能力的市民也不再為“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基本需求買單,逐漸為“琴棋書畫詩酒田園茶”的休閑娛樂買單。所以,各休閑農業園區經營主體應開展全面頂層設計,注重節點提檔升級,以爆點項目為驅動,以高品質服務為助力,抓住市場機遇,積極投身京郊休閑農業園區發展中來。
如何讓“休”與“閑”融為一體?
隨著休閑農業園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經營主體參與其中,然而大部分人對休閑農業園區的了解只停留在初級階段,對更深次的休閑農業園區建設不太了解,怎樣才能創造出更突出有特色的休閑農業園區呢?豐臺區委農工委委員、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孫崢,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陳炯,北京日光域集團副總裁劉俊偉,北京金粟種植專業合作社總經理朱曉華等參會嘉賓展開圓桌對話。一致認為,當下休閑農業市場進入快車道,休閑農業園區也面臨深度調整,已經進入到拼人才、拼經營、拼品牌、拼服務的階段,最大化滿足市民京郊游的身體“放松”和內心“滿足”,如此,才能緊跟時代發展,在這波調整中脫穎而出。
創新創業 共享休閑農業園區的經營之道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亦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元年。在大的時代背景及歷史發展機遇下,新農人如何圍繞創新創業的時代腳步,運營經營好休閑農業園區?順義區純然有機農場總經理李彥、豐臺區綠野仙蹤負責人馬振、平谷區世紀開泰農莊負責人劉長城、“吉祥八寶葫蘆”產銷專業合作社社長牛成果、海淀區大道農業負責人夏海威,五大園區類型莊主展開“巔峰對決”。每位莊主分別結合自身實際經驗案例進行分享,總結起來共有八條經驗:1.做有情懷的莊主,請有情懷的人做莊主;2.有差異化定位和鮮明主題;3.學會挖掘農耕文化內涵,講好品牌故事;4.創意激發,讓游客在玩的過程中Get新技能;5.管理到位,合理規劃;6.農旅互動,實現雙贏。嘉賓的分享給與會的返鄉創業新農人提供了項目落地依據和珍貴的運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