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推送的大咖們有沒有讓你滿心期待呢?持續關注論壇預告,驚喜還未結束哦!
這里有農業產業與溫室行業的引領者,有國內外學術與技術交流的專家學者,有多態跨界融合的實踐者……在這個設施園藝發展中,總有那么一群人,創造出了不平凡的價值,散發著異于常人的光彩。分享、啟發、享受、成長,來到“中國溫室2021”、“2021年高附加值植物高效生產國際研討會”論壇,聆聽不一樣的精彩!
●論壇導覽●
01 開幕式&行業發展論壇(特約報告)
02 分會場:光環境生理
03 分會場:設施水肥高效利用
04 分會場:LED植物工廠
05 分會場:設施莓類高效生產
06 分會場:高附加值植物高效生產
07 分會場:溫室和植物工廠生產機械化
08 分會場:工廠化農業(種植管理/運營)
09 分會場:荷蘭設施園藝技術
10 分會場:溫室裝備與園藝技術創新發展論壇(開放式)
●特邀演講嘉賓●

游景茂 副研究員(Assoc. Researcher Jingmao You)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中藥材研究所(Institute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Invited Speech: Proposal and Commercial Practice of High-quality Pinellia ternata Production in Greenhouse分會場:高附加值植物高效生產(Efficient Production of Value-added Plants)游景茂,博士,副研究員,2010年博士畢業于華中農業大學,至今任職于湖北省農業科學院中藥材研究所。主要從事中藥材栽培及病蟲害綠色防控研究,研究方向包括:中藥材輕簡化栽培;中藥材病害成災機制分析;中藥材不同品種抗病評價及抗性機理分析;致病菌致病機理及快速診斷技術開發;綠色防控技術研發等。曾主持或參加各級科研項目40余項,在國外內雜志發表論文70余篇。獲湖北省成果推廣獎一等獎1項、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項。劉厚誠 教授(Prof. Houcheng Liu)華南農業大學(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Invited Speech: Study of UV-A and Far-red Light regulating growth and quality of vegetable crops分會場:光環境生理(Light Environmental Physiology)劉厚誠,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設施園藝科技創新中心主任,中國園藝學會設施園藝分會常務理事、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設施園藝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植物工廠生產技術、植物光生物學、設施作物高效栽培技術等。近年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溫室水培葉菜智能化生產技術與設備研發”、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究計劃項目“設施園藝作物精準調控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蔬菜集約化育苗光調控技術研究與示范”、參與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LED光源調控華南特產葉菜優質高效生產的關鍵技術研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果菜類蔬菜高效繁育的植物工廠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LED藍光補光調控番茄果實中番茄紅素代謝的機理研究”等。在設施作物立體栽培補光、葉菜品質提升補光、番茄果實成熟與番茄紅素代謝光調控、植物工廠葉菜生產光環境優化、蔬菜育苗光環境優化等方面開展了系統研究,發表相關論文30多篇,授權發明專利5件。王紅清 教授(Prof. Hongqing Wang)中國農業大學(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Invited Speech: Strawberry Production in a Green and Efficient Manner with Improved Quality分會場:設施莓類高效生產(Efficient Berry Production in Greenhouses)王紅清,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中國園藝學會草莓分會常務理事,中國設施園藝分會委員會委員,全面負責中國農業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草莓教授工作站”工作。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重點研發項目(子課題)、科技部863項目(子課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基金項目、北京市科委項目等多項課題。主持的“設施草莓立體栽培綜合配套技術研究”通過了教育部成果鑒定。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余篇,獲得授權發明專利3項。參編了《草莓園藝工》、《園藝植物栽培學總論》、《園藝植物生物學》、《桃樹學》、《中國草莓》、《草莓栽培手冊》等書籍。余紅 高級農藝師(Senior agronomist Hong Yu)杭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Hang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Invited Speech:Development trend of strawberry varieties and runner plant production in China分會場:設施莓類高效生產(Efficient Berry Production in Greenhouses)余紅,高級農藝師,杭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草莓科研團隊負責人,中國園藝學會草莓分會常務理事,從事草莓新品種選育及栽培技術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參加省市科技項目15項,發表論文20余篇,參編專著3本。獲得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省市科技進步獎4項。主持選育‘粉玉’系列(粉玉1號、粉玉2號、白玉)等草莓新品種,并在國內多個草莓產區推廣種植。鐘傳飛 副研究員(Assoc. Researcher Chuanfei Zhong)北京市農林科學院(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分會場:設施莓類高效生產(Efficient Berry Production in Greenhouses)鐘傳飛,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北京市草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中國園藝學會草莓分會秘書長,入選青海省高端創新人才千人計劃。研究方向草莓栽培與生理生態,在高原草莓南繁北育和夏秋結果、植株發育和源庫糖代謝機理研究具有多年積累。先后獲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一等獎、三等獎和北京市科學技術三等獎、農業部神農獎各1項;主持國家自然基金、科技部重點研發子課題、星火計劃、北京市科委項目和農委項目等10余項,承擔歐盟H2020項目,與歐美10余個國家草莓團隊開展了實質性合作研究,了解草莓行業的國際前沿技術和發展方向。季潔 副研究員 (Assoc. Researcher Jie Ji)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e)Invited Speech: The green control of strawberry diseases and pests during flowering and fruiting stage分會場:設施莓類高效生產(Efficient Berry Production in Greenhouses)季潔, 1998年畢業于南京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2014年獲得日本北海道大學農學博士學位。現工作于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副研究員職稱,并擔任中國園藝學會草莓分會理事。長期從事與農業害螨(蟲)生物防治相關的研究,主持福建省科技廳“斯氏鈍綏螨與桔園捕食螨的種間競爭及其機理”、“煙粉虱捕食性螨類的調查與利用評價”、“草莓花果期殺蟲劑減量技術集成與推廣”等生物防治項目的研究與技術推廣工作;參加國家“十一五”支撐項目“重大病蟲害生物防治新技術”的子課題“捕食性天敵規模化生產及田間保護利用”、農業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的子項目“葉螨技術解決方案與示范”的研究、“作物葉螨綜合防控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以及“捕食螨繁育與大田應用技術研究”等項目的研究工作。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了第一作者學術論文28篇(其中12篇為Sci數據庫收錄),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第4名)、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二等獎1項(第4名)、福建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第3名)和三等獎2項(第3和4名),發明專利4項。張成浩 副研究員(Assoc. Researcher Chenghao Zhang)浙江省農業科學院(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分會場:設施水肥高效利用(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in Greenhouses)張成浩,博士,副研究員,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設施農業裝備研究室主任,中國蔬菜學會機械化分會理事,中國農業機械學會設施園藝與果蔬機械分會委員,2007年進入“浙江省151人才三層次”,目前任浙江科技學院、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延邊大學、溫州大學等學校的碩士生導師。2004年8月于韓國江原大學園藝專業獲得博士學位,2004年9月開始在韓國農業振興廳園藝研究所蔬菜所從事設施蔬菜生理研究。2009年被韓國農村振興廳聘為“海外名譽研究員”。研究方面,2007年以來主持國家自然基金、省重點研發項目、國家支撐項目子課題、農業部長三角項目子課題、省重大研發項目、省公益性項目、韓國農村振興廳國際合作等10多項省部級項目。國外和國內發表論文40多篇,其中SCI論文10多篇,授權專利30多件,授權軟件著作權10多件。中國農業大學(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講座題目:農業機械化提升農產品質量和效益的探索與實踐分會場:溫室和植物工廠生產機械化(Mechanization of Greenhouses and Plant Factories)楊敏麗,博士,農業機械化軟科學研究知名專家,中國農業大學領軍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全國農機化信息中心常務副主任。兼任農業農村部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專家指導組副秘書長,“科創中國”國家農機裝備科技服務團高級專家,中國農業機械學會常務理事、農業機械化分會主任委員,美國國際援助署“適度規模機械化項目”全球專家委員會專家等。主要從事農村發展與農業機械化、機械化生產模式與裝備系統集成、農機信息化與智能化農場生產系統、農業機械化水平評價標準與規程制定、農機社會化服務與產業發展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100余項,研究成果大多為政府有關部門所采納,為制定政策提供研究支持。出版專著、編著4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180余篇。獲省部級科技獎勵6次,是全國首批農機行業“十大女杰”,獲中國農業大學首批社會服務突出貢獻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朱為民 研究員(Researcher Weimin Zhu)上海市農業科學院 (Sha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分會場:溫室和植物工廠生產機械化(Mechanization of Greenhouses and Plant Factories)朱為民,男,1969年9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學歷,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園藝所所長,上海市設施園藝技術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上海市國家蔬菜品種改良分中心副主任,上海市蔬菜經濟研究會會長,上海市綠葉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中國園藝學會番茄分會副會長。現任《中國蔬菜》編委,國家登記品種(番茄)評價專家。南京農業大學、上海海洋大學及上海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榮獲上海市新長征突擊手、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上海市閔行區領軍人才、上海市農業領軍人才、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全國科技先進工作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等稱號。專業從事番茄新品種選育和蔬菜機械化生產技術的研究,先后選育蔬菜新品種11個,其中國家鑒定3個,上海市認定8個,申請專利18個,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SCI論文6篇。上海儂盛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Shanghai Nongsheng Moder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分會場:溫室和植物工廠生產機械化(Mechanization of Greenhouses and Plant Factories)房獻國,上海儂盛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曾任上海斯文森園藝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從事溫室行業20余年,熟知設施農業領域的各項專業技術。目前專注于設施農業、設施園藝設備及資材的設計、研發及推廣國外先進設備的引進、消化、適應與改進。劉凱 研究員(Researcher Kai Liu)(Shandong Wohu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講座題目:基于設施育苗的大蔥全程機械化生產與社會化服務Invited Speech:Full-process mechanized production and socialized service of green onion transplants based on facilities分會場:溫室和植物工廠生產機械化(Mechanization of Greenhouses and Plant Factories)劉凱,研究員。曾任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所長、大豆研究所所長、吉林省生物技術中心副主任、農業部大豆遺傳育種重點試驗室常務副主任,國家大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2000年人才引進至上海,任上海銘源數康生物芯片公司副總裁(香港上市公司HK0233),上海市重大技術領域預見專家(生物科技組);上海市奉賢區科技領軍人才;江蘇省蘇州張家港市科技領軍人才。2011年至今任山東沃華農業科技股份公司執行總裁兼首席技術官,在中國第一個實現了大蔥全程機械化及社會化服務,被農業農村部作為首批典型案例向全國推介。鄭凱 董事長(Chairman Kai Zheng)講座題目:影響大型連棟溫室果菜生產效率的問題分析與解決提案分會場:溫室和植物工廠生產機械化(Mechanization of Greenhouses and Plant Factories)鄭凱,泰格領航(北京)農業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荷蘭瓦赫寧根大學設施園藝高級研修班,香港工商大學MBA,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設施園藝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從事設施園藝近20年,參與實施過國內上百個大中型農業科技園區規劃、設計及建造工作。在各類型溫室的結構設計、環境控制化、水肥一體化、能源管理、生產管理等方面有豐富經驗。旨在為中國設施園藝行業貢獻自己的力量,致力于將國內外好技術和好產品引入生產現場,幫助溫室種植者、園區經營者、農業投資者整合全世界最適合項目發展的技術和設備,最大限度地發揮技術效益。
●參會人員●
從事設施園藝工程與設施園藝領域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金融投資、農業技術推廣等方面的專業人員、從業人員、涉業人員,及相關專業研究生等。
●會議時間及地點●
時間:2021年12月26~29日,26日報到;30日離會。
地點:杭州開元名都大酒店(杭州市蕭山區市心中路818號)。
●會務組聯系●
聯系人:(同微信號) 王 慧13811392269 張 楊18618439769 呂 艷18612768891
聯系電話:010-56071070;57345563 E-mail:cgic@cngreenhouse.com
●報名通道●
通道二:https://jinshuju.net/f/VkvF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