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是我國“南菜北運”的重要基地。今年秋糧收割后,該市圍繞蔬菜生產、流通和供應環節發力,全力保障本地“菜籃子”的同時,供應全國市場。截至11月18日,百色有在田蔬菜生產基地304個,秋冬蔬菜播種面積83.73萬畝,產品有番茄、辣椒、葉菜類等。
建好生產基地,確保“產得出”。該市在右江區建立1萬畝城區“菜籃子”應急生產基地,每月蔬菜產量約8000噸,有力保障了城區的“菜籃子”供給。田東縣建成10個1000畝以上連片蔬菜基地,帶動秋冬蔬菜種植19萬畝。田陽區以“水稻+秋冬種蔬菜”“菜—豆(花生)—菜”等種植模式,擴大蔬菜種植面積,保障番茄、西葫蘆、四季豆、黃瓜、辣椒等蔬菜自給和市場供應,該區今年秋冬蔬菜產量預計達到60萬噸。
強化流通保障,確保“運得走”。該市暢通本地蔬菜流通渠道,按照貨源有基地、銷售有渠道、調配有門路的“三有”要求,采取“基地+市民+超市+市場”的方式,確保本地“菜籃子”供應不斷檔、不脫銷;暢通外銷蔬菜流通渠道,充分發揮“百色一號”專列作用,目前已運輸果蔬約8000噸,實現營業收入約2.2億元。開設“菜籃子”產品“綠色通道”,保障“菜籃子”產品“出得村、進得城”。
線上線下同步銷售,確保“供得上”。該市利用電商、微商、網絡APP開展網銷網購、網絡配送,全市建成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11個、鄉鎮級電子商務服務站123個、村級服務網點942個、鄉鎮快遞網點253個,快遞覆蓋1312個行政村。全面推行“農超對接、農社對接、農企對接”模式,在22個社區設置132個蔬菜零售網點,極大方便群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