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綠色興農,扎實推進高效節水、農藥化肥減量增效行動,打造“綠色田園”。采取“三減少”措施,大力推進節水減排,實施11.4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廣泛推廣使用噴灌、滴灌、滲灌等節水技術,實現了農業生產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水肥一體化等集成技術,與2020年相比,2021年耕地面積增加2.2萬畝、化肥施用總量減少325.8噸,總量下降1.7%,畝均化肥施用強度減少2.1公斤,下降5.22%。大力推進綠色防控、統防統治,實現農藥減量控害,先后創建水稻、蔬菜千畝連片綠色防控示范區8片,安裝物理殺蟲燈5680盞,累計開展農作物重大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800多萬畝次。
堅持源頭治理、綜合利用、安全處置,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綠色低碳的農業生產方式,打造“清潔田園”。因地制宜推廣堆漚肥還田、液體糞污貯存還田、沼肥還田等技術模式,畜禽糞污有機肥還田資源化利用面積24萬畝,利用率達98%。著力提高秸稈資源化利用水平。全面推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利用,因地制宜推廣秸稈全量深翻還田、覆蓋還田、腐熟還田等技術模式,推廣稻草粉碎全量還田,應用秸稈青貯、膨化等技術,提升秸稈飼料化利用水平。擴大秸稈清潔能源利用規模,強化秸稈成型燃料、打捆直燃等技術應用,從根本上解決秸稈露天焚燒問題。每年產生的糧食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6%。在全省率先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有償回收試點工作,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31.7噸、約380萬個。目前,全縣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達80%,處理率達100%。
堅持產業發展與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美麗田園”。以楚雄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元謀核心區為依托,充分發揮科技創新提升農業生產效益的核心推動作用,加快推進冬早蔬菜產業園、熱帶水果產業園、種業產業園、花卉產業園等“園中園”建設,推進園區向景區發展。推進半山酒店、果蔬莊園、特色農家樂等旅游綜合體開發,提升農業、文化、休閑等資源潛在價值,打造集農業觀光、傈僳族文化體驗、生態美食為一體的鄉村旅游樣板,培育一批特色項目景點。開展美麗鄉村、生態民居、最美庭院創建活動,建成小丙嶺、雷丁、甘塘、瓦渣箐、啟憲等一批美麗村莊,打造一批科普觀光園、果蔬采摘園、生態農業餐飲園。全縣共發展農業旅游休閑企業19戶,創評美麗鄉村3個、最美庭院307戶。
美麗田園,魅力鄉村。一批美麗景區、美麗村莊、美麗鄉道、美麗庭院、美麗田野、美麗果園成為了元謀鄉村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一片園區就是一片景區、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景點、一個村落就是一片風景”正成為綠色元謀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