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一大早,32輛沼液運輸車,從宜賓成強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敘州區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社會第三方服務機構)開出,先前往當地幾家大型畜禽養殖場,將發酵好的沼液抽進罐車,再運輸到種植戶的田間地頭。
“運輸隊每天都在加緊運輸,為的是第一時間把肥料送到農戶手中。”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趙冬陽告訴記者,他們每天要為雙龍、柏溪、趙場、安邊、南廣、橫江、鳳儀等7個鄉鎮的農戶共計運輸沼液3000方以上。
這是敘州區扎實推進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把“糞污還田”落到實處的生動體現。今年以來,該區作為農業農村部綠色種養循環試點縣(區)之一,積極推進糞肥就地消納、就近還田獎補試點,以雙龍、橫江、柏溪、趙場、觀音、蕨溪、柳嘉等鄉鎮街道為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核心示范區,集中打造綠色種養循環示范區10萬畝規模,輻射帶動全區糞污基本還田。當前,全區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 95%以上。
“我們對于商品有機肥的使用農戶(主體)給予現金補助,希望以此促進有機肥的使用、減少化學肥料的投入。”敘州區農業農村局農技站副站長、高級農藝師龔元全告訴記者,“糞污還田”主要采用“養殖戶+第三方服務機構+種植基地”的沼液運輸還田方式,形成了三方緊密聯系的綠色循環農業發展模式。
此外,項目建起的糞肥還田運營中心,還能夠采集糞污收集時間、地點、流量測控、車輛GPS定位路線、到達種植方時間、核驗糞肥量、施肥還田畝數等數據,建立臺賬,形成數據三方共享,并結合糞污檢測、作物產量、土壤肥力等跟蹤數據,進行糞肥使用效果核驗并為后期糞污還田利用提供數據支撐。
“2 年時間,12 個鄉鎮,我們組織舉辦了 20 場綠色種養循環技術專題培訓會,累計培訓專合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代表共計 1000余人次……”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朱永群的一串數字,體現出了當地重視技術培訓、強化科技支撐的行動力。目前,專題培訓會仍在持續舉辦。
敘州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區將繼續推進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建設,帶動縣域內畜禽糞肥基本還田,推動化肥減量化,促進耕地質量提升和農業綠色發展。(記者:袁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