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占食物消費總量的41%,其中30%是設施生產,設施蔬菜產業為保障“菜籃子”穩定供給發揮了重要作用。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首要任務。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將發展現代設施農業作為農產品穩產保供的重要任務。
作為長期從事蔬菜研究工作的專家,李寶聚對設施蔬菜發展問題高度關注,此次兩會他帶來了有關推進設施蔬菜高質量發展,提高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的建議。李寶聚提出,近年來,我國設施農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總體上大而不強,資源利用不充分、單產水平不高、產品質量不優,綜合生產能力和質量效益亟待提升。主要存在統籌規劃不到位,建設標準不統一;老舊設施占比高,技術裝備不配套,土地利用率低;科技創新不足,生產效率不高;設施菜田土壤質量退化,綠色轉型任務艱巨;產業鏈條不完善,社會化服務滯后;政策扶持引導不夠,持續發展后勁不足等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圍繞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戰略,李寶聚認為應以優化設施蔬菜布局、提高土地等資源利用效率為重點,以推進技術裝備升級、強化科技支撐為抓手,推動設施蔬菜向集約化、標準化、機械化、綠色化、數字化發展,構建現代化設施蔬菜發展新格局。
一是科學規劃引導,著力優化設施蔬菜布局。制定現代設施蔬菜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進一步優化設施蔬菜生產區域布局,對傳統設施蔬菜優勢區進行改造提升,拓展戈壁、沙漠、鹽堿地等非耕地設施。
二是聚焦結構裝備,著力推進設施提檔升級,提高土地利用率。按照效益優先、適度領先的原則,制定發布分區域、標準化設施類型及建造規范,引導各地加快設施改造升級。通過改造、新建,增加具有周年穩定生產能力的棚室類型比例,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是強化創新驅動,設立現代設施蔬菜提升專項,著力提升生產科技水平。加強種源攻關和專用品種培育,培育一批番茄、辣椒、茄子、水果黃瓜等高品質設施專用新品種。加強水肥精準管理技術研究,開展精準水肥管理技術研究及裝備研發,構建不同設施作物生長發育和水肥供給模型。加強土壤連作障礙治理和病蟲綠色防控,開展設施蔬菜連作障礙綜合治理試點。普及綠色防控技術,減少化學農藥用量。推進機械化生產,加快設施專用小型機具的研發,形成農機農藝融合的輕簡栽培模式。
四是培育新型主體,著力提高組織化集約化程度。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設施蔬菜適度集約化規模經營,加快培育一批規模適度、帶動能力強的設施蔬菜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
五是加強政策扶持,強化市場信心,提高設施蔬菜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支持傳統優勢產區開展老舊棚室更新改造,在戈壁、沙漠、鹽堿地等發展規模化、集約化設施生產,推廣應用先進實用設施裝備。支持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種苗繁育、統防統治、土壤改良等生產服務,加大設施專用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支持。推動金融機構對權屬清晰的溫室大棚設施裝備開展抵押貸款,推廣“大棚貸”“大棚險”等農業信貸保險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