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為期3天的2023首屆智慧農業博覽會在濰坊完美落幕。響應號召、與時俱進。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中央一號文件部署“推進智慧農業發展”,農業農村部一號文件安排“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和數字鄉村”。本屆博覽會緊扣時代主題,響應國家號召,組織交流互鑒,展現部委擔當。緊跟熱點、瞄準前沿。數字作為關鍵生產要素,是未來提升農業農村全要素生產率的最強利器;數字技術也是當今全球科技發展的前沿。面對糧食安全、減貧、食品安全等國際社會共同的重大關切,如何用好“智慧”之力扭轉乾坤?本次博覽會集聚各國政企多方智慧,共商解決之道。引導市場、解決問題。全球智慧農業發展前景廣闊,空間巨大,未來可期。各國在智慧農業實踐中面臨農業設備重機械化輕數字化、農業數據采集不足、智慧農業產品化能力弱、農產品流通數據多生產數據少等共性問題,博覽會集中展示多國智慧農業應用場景、做法成效,助力市場擴大、問題解決。
精選伙伴、突出重點。至2022年,東盟已連續3年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與東盟山水相連、作物相似、農耕文明相近,中國的智慧農業產品、解決方案將對東盟國家更有借鑒意義,中國企業在本屆展會上覓得大量商機。博覽會精心選擇烏茲別克斯坦作為主賓國,烏茲別克斯坦為中亞重要而典型的農業國,促進智慧農業在其棉花種植、畜牧等農業領域的應用,有望為“一帶一路”農業合作提供可資借鑒的典型案例。內容豐富、組合得當。本屆博覽會配套豐富,多展合一,既有“高大上”的智慧農業展示展覽,又有大咖滿座的高端論壇,還有輕松愉快的預制菜品鑒、農食品展覽。政府官員、農業企業、行業專家、媒體、消費者都能找到自己的興奮點。國家相關部委領導、東盟十國農業部部長、聯合國糧農組織等國際組織駐華代表、山東省及濰坊市領導、世界500強代表都有出席,展商來自22個國家,豐富而有代表性。眾多高端資源聚集,給各界人士呈上了一臺精彩紛呈的春日盛宴。
參加本屆博覽會的各國展商普遍認為,合力抓住數字經濟新機遇,共同應對挑戰,不斷加強務實合作,促進優勢互補,共同補齊短板,以數字賦能為突破口,加快地區農業產業數字化,鄉村治理數字化的進程。據不完全統計,本屆博覽會成效收獲很大,僅重慶世紀傳奇生物技術研究院與廣西、山東、貴州、遼寧、河南等地客商簽訂意向成交額高達4000萬元。國際展商對與我國企業合作充滿信心,全日連經濟交流協會已在農業機器人、微生物菌肥技術和有機農產品貿易方面簽署《中日合作開發微型農用機器人合作》等多份協議,達成意向成交額500萬美元。德國雷肯LEMKEN 農業機械公司與國內280多家客戶密集交流,德國科樂收農業機械貿易公司與山東本地企業達成多項技術合作,金額高達300萬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