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晉寧區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調整結構興產業、農民增收求致富、突出特色樹品牌、提高質量促效益為目標,花卉產業不斷提質增效。當下的晉寧,已成為全省、全國重要的鮮切花產地,實現了全國70%的玫瑰產自云南,其中近一半產自晉寧。
注重科技創新 著力構建花卉種業研發體系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種業科技就要自立自強。
中國是鮮切花消費、月季種質資源大國。但市場上超過90%的切花月季品種卻來自國外,中國花農購買種苗后,需按每枝花價格的3%至10%來支付專利費。
近日,記者在產研小院的育種實驗室看到,研發人員正認真做著實驗,仔細記錄相關數據。一次次實驗,一個個篩除……這個場景,是晉寧區近年來注重科研創新、發展花卉種業的一個縮影。
晉寧創新體制機制,完善高端人才引育機制,使得花卉種苗端取得重大突破。
去年12月舉行的晉寧花卉產業技術合作簽約儀式暨花卉種業創新論壇上,來自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的專家作了《切花月季新品種研發與高效推廣體系》《高山杜鵑盆花產業化現狀及研究進展》《云南特色蘭屬產業現狀及發展潛力》主題發言,向與會人員分享了相關領域的種業創新研究成果。
晉寧區以打造中國花卉種業硅谷為目標,全力加快推動花卉種苗研發繁育,著力構建種業研發體系。種苗研發取得新突破。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張福鎖院士云南晉寧花卉科技小院、高俊平專家工作站等眾多科研團隊和科技企業相繼進駐晉寧,與荷蘭西路絲、以色列丹梓花業等國外知名花卉種業企業簽訂合作協議,與云南省種子種業實驗室聯合組建玫瑰、百合、高山杜鵑、國蘭4個種苗研發中心,引進培育花卉新品種367個,實現年產種苗5692萬株。種苗繁育取得新突破。晉寧區云天化現代花卉示范園先行先試,引進花卉資源品種450余個,市場推廣轉化5個。晉寧區與中國林業科學院合作項目,最新研究成果顯示,種苗繁育土地利用率較傳統方式提高12倍,人工成本降低250%,苗木質量大幅提升。首創清水河村產研小院新型產學研模式,清水河月季種質資源庫收集培育種質資源3000余份,轉化新品種30個,其中5個新品種獲得專利。
當前,晉寧區正在與省農科院等院校聯合成立花卉標準化產業學院,開展種苗標準鏈條梳理,力爭用3至5年時間,發布花卉種業規范等1項國家標準、2項行業標準、3項地方標準,全力將晉寧打造為全國花卉種業標準輸出高地,用科技創新助推花卉新質生產力發展。
樹品牌建平臺 全力打造花卉產業全鏈條
晉寧區著力推進生產要素配置,在晉寧國際花卉綜合物流中心已建成集冷儲、采后處理、包裝、加工和集貨等功能為一體的產地型終端集散中心和冷鏈物流體系。
在這里,花農只需要把花從地里采來,其他的都不用操心,就可以賣到好價錢。中午時分,周邊村民們有的開著私家車、有的騎著三輪車,滿載著鮮花趕來交易。交易完畢后,還可憑交易單到中心的工作人員處領取補貼。
晉寧區堅持抓產業必抓貿易,全力打通花卉產業貿易渠道。全產業鏈服務取得新突破。2023年7月1日,晉寧國際花卉綜合物流中心正式啟動運營,成為集花卉及其關聯商品展示、銷售、批發、拍賣、進出口貿易和信息網絡服務等于一體的花卉集散中心、花卉拍賣交易中心,日交易量破百萬枝。終端消費市場取得新突破,2023年1月“晉寧的花”旗艦店在昆明正式開業,2023年5月云花出滇啟動儀式暨晉寧花卉杭州前置倉旗艦店開業,花卉產業銷售服務已帶動就業2200人,年人均增收約2.3萬元。晉寧推進全國布局城市合伙人發展模式,正在培育1家晉寧本土花卉企業上市,真正讓晉寧“美麗產業”綻放美麗中國。
“在前期市場培育的基礎上,我們在花卉方面全產業鏈布局,打造晉寧花卉產業信息化、規模化和數字化載體,引入KOSMOS花卉拍賣系統及ERP數字平臺。”物流中心結合區國資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正在推進花卉拍賣交易系統及數字平臺搭建工作,預計在今年6月啟動花卉拍賣工作。
品牌打響,好花不愁賣。今年“三八”節后,一般到了玫瑰價格回落的時期,然而在張良花卉專業合作社卻是另一番景象。3月20日,記者走進合作社的操作間,200來個工人正忙碌地給花分類打包。“張良品牌的鮮切花在市場上供不應求,不受淡旺季影響。”該合作社負責人張良說。
近年來,晉寧區始終以高品質叫響好品牌。區域公共品牌取得新突破,申報完成“晉寧康乃馨”“晉寧繡球”“晉寧玫瑰”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打造了“林奇玫瑰”“張良玫瑰”“云上俏”繡球等3100個品牌。
晉寧區委書記楊萬洪介紹,下一步,晉寧區將以建設全球知名優質鮮花核心產區、全國重點花卉(月季)主產地、全國花卉種業創新中心、面向南亞東南亞花卉貿易示范區為目標,力爭到2025年,實現花卉產業農業產值達100億元、加工產值達120億元,形成“雙百億”產值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