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品結構來看,新老產品均有亮眼表現。
作為年宵花主打產品,蝴蝶蘭自1月份就迎來了銷售旺季。特別是“大辣椒”“龍蘭”等高品質紅花、大花型蝴蝶蘭備受青睞,單枝產地批發價普遍同比上漲3~5元。富貴籽同樣表現不俗,銷售價同比增長15%~20%。比利時杜鵑、紅掌、水仙花等傳統年宵花供應量足價穩。
傳統花卉“當家花旦”地位牢固,層出不窮的新優產品則通過品種、造型、栽培方式等創新,激活新增長點。蝴蝶蘭、菊花等通過活體染色和人工噴繪技術,打造顏色多變“馬卡龍”色系;無需澆水施肥就能盛開的朱頂紅蠟球,是名副其實的懶人花卉;金豆、三角梅等傳統大中型盆栽轉變栽培方式,開發迷你小盆栽。
從銷售大數據來看,目前花卉產品消費群體正不斷優化。省林木種苗總站綜合省內龍頭花企抖音用戶數據分析,發現年輕、中產消費群體占比逐年增加。2023年“31~40歲”“資深中產”消費群體占比分別升至五成、三成,“100~200元”消費占比達25%。
此外,我省花卉銷售渠道也更加多元化。各地穩步發展產地批發、市場集散、花店零售等線下銷售的同時,積極開拓電商渠道。不少原本只做生產的花企花農走到銷售前臺,面對終端消費者直播帶貨;淘寶、美團、樸樸、京東等電商平臺疊加網絡直播等新零售模式,有效助力花卉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