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了工會提供平臺和組織培訓,讓我在學習、實踐、競賽中不斷提升技能,成為行業需要的技術人才。”近日,在壽光市蔬菜產業職工賦能中心,壽光澤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社會化農業服務部負責人賈文升感慨地說。
從一線技術員一步步成長為高級農藝師、壽光市蔬菜栽培首席工匠,賈文升是全市高技能人才隊伍培育行動眾多受益者之一。
作為全國著名的蔬菜之鄉,近年來,壽光市堅持把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以培育一支宏大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大軍為目標,深入實施“智匠之家”職工賦能工程、“匠筑壽光”職工競賽工程、“改善即創新”職工創新創效工程、“鴻雁引領”勞模工匠培育工程、“做安康職工”職工安全生產群防工程等“五大工程”,示范帶動固“點”擴“面”,讓一大批擁有高素質、新技術的新時代產業工人在各自崗位上脫穎而出,領跑帶動蔬菜產業“壽光模式”在全國各地開花結果,乃至走向世界。
為力促蔬菜產業現代化做大做強,2022年7月,壽光市成立蔬菜產業工會聯合會,建成全國首家蔬菜產業職工賦能中心,每年常態化培訓5000人次以上,有效提升產業工人隊伍的技能水平和整體素質。近三年來,該中心共培育高素質農民117人,其中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90人,鄉村振興“鴻雁人才”5人,長三角城市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帶頭人7人,“農業絲路先鋒”15人。
該市總工會部署工匠培養鏈、選樹鏈向蔬菜產業傾斜,每年組織不同工種的職業技能大賽,層層設立“工匠擂臺”,形成以競賽挖掘工匠的職工職業技能競賽體系,扶持建立50家工匠孵化基地,帶動20多萬人次學本領、提技能。目前,全市技能人才達11萬人,培養產生省市縣三級工匠162名,蔬菜產業首席工匠、工匠、種子工匠123名。
市總工會積極深化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創建活動,搭建職工全員創新創效平臺,組織勞模工匠開展技術協作和技術攻關,推動創新成果實現產業化應用和市場化推廣。目前,壽光建成濰坊市級以上全員創新企業7家、各級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26個,搭建國家級科研平臺12家、省級科研平臺9家,自主研發蔬菜品種205個,蔬菜種苗年繁育能力18億株,成為中央 《種業振興行動方案》確定的國家級蔬菜種業創新基地。
正是這些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農人”投身蔬菜產業,才讓新技術、新品種、新設施得到更快速地推廣,進一步加快了壽光蔬菜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的進程。同時,壽光著力打破省市區域界線,積極引導農業企業和人才走出去建設設施蔬菜園區,常年有8000多名技術人員在全國各地指導蔬菜種植,每年培訓各地農業人才1萬多人,加速助推全國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讓擁有“壽光元素”的園區遍布大江南北。目前,壽光已在四川、江西、內蒙古等地認證65個標準化基地。
“壽光模式”不但花開全國,還沿著“一帶一路”不斷向海外輸出。在壽光深耕16年的山東利森特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已在全球29個國家建設262個種植園區。
“工匠精神不僅點亮自己,更要帶動他人,把‘一個人’變成‘一群人’。”壽光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韓效啟說,“從輸出蔬菜,到輸出技術,再到輸出標準,‘壽光模式’實現蔬香全國的歷程,正是廣大產業工人踐行 ‘三個精神’最好的注釋。”
(解全升 山東工人報通訊員 陳鳳華)
來源:中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