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山水,半城繁華。想在繁華都市里感受宜人的山水田園風光,不用跑遠,就來深圳市光明區。2月19日,光明區召開農業工作現場會,部署推動光明區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高標準打造科學城里的都市田園。
當天,成武金石明湖農業現代農業園項目正式動工,該現代農業園占地面積約2200畝,計劃打造智慧農業示范區、蔬菜種植園區、農業科創中心區、農業研學與科普教育區、高附加值作物種植區、高標準農田研發示范區、水塘稻魚菜共生區七大片區。

現代農業園正式動工
推行耕地全域優化管理新模式
當天的現場會也是一場項目開工會,會議地點就設在項目現場。隨著開荒挖掘機的轟鳴聲響起,成武金石明湖農業現代農業園項目正式動工。
此次開工的現代農業園占地面積約2200畝,在光明區政府的統籌指導下,相關企業組織實施了系統性復墾與土地整治工程。通過清除雜草和灌木,恢復土地平整度,有效改善了土地的生態狀況。經過持續治理,該區域已逐步恢復生機。
據悉,該農業園將規劃建設為適宜耕種的現代化農田,打造智慧農業示范區、蔬菜種植園區、農業科創中心區、農業研學與科普教育區、高附加值作物種植區、高標準農田研發示范區、水塘稻魚菜共生區七大片區,助力區域農業發展。
以此次開工的農業園為代表,光明區將推行耕地全域優化管理新模式,各部門和相關企業將全力推進8276畝永久基本農田整改和種植,落實耕地保護責任;積極打造科研育種、低空農業、農文旅等特色農業示范項目,發展農業新型業態。
本次開工的成武金石明湖農業現代農業園還處于啟動狀態,現場會調研的朗潤園光明農業產業園則已呈現出改造后比較完善的產業園形態。
朗潤園位于光僑路旁,千畝良田規范整齊,農作物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肆意生長。放眼望去,景在眼里,人在景中,置身其間,仿若步入一幅絕美的田園油畫。企業負責人介紹,該產業園在去年3月開始建設1800畝高端種植基地,迅速實施系統性復墾和土地整治工程,有效改善了土地的生態狀況。
發展農業新型業態
光明未來可期
讓城市在自然中生長,讓自然在城市中延伸,打造“田園上的科學城”。光明區二屆三次黨代會提出,構建疏密有致、山水共融的田園都市,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光明。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則是其中的關鍵一環。
高質量發展農業產業,光明有基礎。光明區自然稟賦突出,山水林田湖資源豐富。永久基本農田面積約占全市44%,是深圳市(未含深汕特別合作區)永久基本農田分布面積最大的一個區。
光明區重視農業產業,持續推動產業發展提檔升級。2023年在全市率先啟動2150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項目,并于2024年上半年全部完工,2024年587.8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項目也已基本完成。
據悉,光明區現有8個市“菜籃子”基地、10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深農集團的海吉星農產品光明物流園項目是商務部改革試點項目、深圳市重大項目和重點民生工程,一期項目覆蓋肉類、禽類、蔬菜、凍品等四大品類交易區,未來將打造成為大灣區農產品國際供應鏈運營中心。
據了解,光明區在發展農業的政策、人才、產業基礎等多方面具備優勢。
在產業基礎方面,光明區重點發展合成生物等相關產業集群,擁有興旺種業、金新農等農業科研企業,以及深農集團、晨光乳業等大型農業企業,產業基礎雄厚,有利于推動農業產業規?;?、集群化發展。
在政策支持方面,光明區正在制定《深圳市光明區關于促進耕地保護和農業生產的若干措施》,對企業改造種植和申報“菜籃子”基地進行補貼,提高企業種植積極性;探索政府投資建設農業生產設施,有效降低農業企業生產成本。
在人才方面,目前的光明科學城人才匯聚,為智慧農業、科技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撐。
采寫:南都記者王睦廣 通訊員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