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小番茄掛空中 科技賦能種植
內蒙古烏蘭察布的番茄迎來了收獲高峰期。在察右前旗的一座“植物工廠”,種植了大約30萬株串收番茄,粒粒飽滿懸掛在空中,好似一片“番茄森林”。
這里的番茄生長不依賴土壤。番茄采用無土栽培技術,它的“家”是椰子殼做的椰糠,根須穩穩扎在椰糠基質中。1株番茄只需要6升基質,就可以長出大約40串小番茄。
同時“植物工廠”還配備了基質稱。工作人員可以通過這上面的傳感器,將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等參數匯集到電腦,進行實時監測,大致估算出這一片區番茄的營養是否均衡。當監測到番茄“渴了”“餓了”,工作人員就會配比水肥及時“投喂”。
此外,這里還采用生物防治技術,比如誘捕器、粘蟲板,來對抗病蟲害。正是這些科技的助力,加上科學的管護,這里的番茄可以全年采收,產量比傳統大棚提升了3至5倍,每平方米能結出22公斤左右的番茄。
自2021年建成智能溫室以來,吸引了周邊農牧民轉變為產業工人,增加就業崗位400余個,創造年產值3億元。從靠天吃飯到科技賦能,從季節限定到四季飄香,一串串的小番茄正是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