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新一輪促農增收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答
云南省農業農村廳
近期,云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云南省新一輪促農增收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為做好政策宣傳解讀,我們邀請省農業農村廳就《方案》有關政策內容進行了解答。
一、《方案》的出臺背景是什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省委、省政府于2022年啟動實施了第一輪促農增收三年行動,全省農民收入實現了平穩較快增長,與全國平均水平差距持續縮小,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今年以來,按照省委對實施新一輪促農增收三年行動的安排部署,省農業農村廳牽頭對第一輪農民增收三年行動實施情況開展了全面評估,認真分析我省農民收入增長和結構變化情況,組織起草了《方案》,經省委、省政府同意,于近期印發實施。
二、兩輪促農增收三年行動在內容上的聯系和區別是什么?
前后兩輪促農增收三年行動是同一項工作在不同階段的具體安排。內在聯系突出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總體目標設置上,都強調要進一步縮小我省農村居民收入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二是工作覆蓋面上,都強調經營凈收入、工資性收入、轉移凈收入、財產凈收入四項收入同步發力、協同推進;三是工作重心上,圍繞農民收入比重較高的經營凈收入和工資性收入,制定的措施更多、更細。區別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指標數據設定上,借鑒了第一輪三年行動的實施經驗,結合當前農民增收面臨的新形勢,淡化了增收的具體數值;二是增收措施上,較第一輪行動方案更加具體和細化,專門就龍頭企業“三個全覆蓋”、聯農帶農機制、“三個組織起來”、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優化統計服務5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作出具體安排,既體現了對上一輪三年行動的延續,也明確了新一輪三年行動的新舉措。
三、《方案》的總體目標是什么?
總體目標是“兩高于、一縮小”。“兩高于”就是我省農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國水平、高于全省經濟增長速度;“一縮小”就是我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確定這一目標,兼顧了需要和可能,既奮發進取、真抓實干,又穩中求進、積極穩妥。“需要”,是因為我省只有保持高于全國的增速、收窄與全國的差距、縮小城鄉居民差距,才能在2035年與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現代化;“可能”,是因為我省有保持高于全國增速的增長潛力和支撐條件,花卉、咖啡、茶葉、中藥材面積產量居全國第1位,糖料、生豬、肉牛規模居全國前列,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助農增收基礎扎實。
四、《方案》對提升農村居民收入有哪些措施?
《方案》圍繞經營凈收入、工資性收入、財產凈收入、轉移凈收入4個方面,制定13條措施。比如,發展鄉村富民產業方面,提出調優農業產業結構、發掘鄉土副業帶動潛力、提升農產品加工支撐能力、激發農產品消費活力、豐富鄉村旅游特色產品、大力發展林下經濟6條措施;就業增收方面,提出深挖就地就近就業潛力、穩定省外轉移就業規模、提高就業服務水平3條措施;改革增收方面,提出盤活利用農村資源資產、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2條措施;轉移凈收入方面,提出全面落實相關補貼政策、加強低收入人口幫扶和救助2條措施。
五、各州(市)及省級有關部門在工作上的職能分別是什么?
省委農辦、省農業農村廳負責牽頭抓總;省級各相關部門精準細化支持保障措施,抓好各領域工作落實,同時加強部門間數據共享和政策執行的效果評估;各州(市)、縣(市、區)層層落實促農增收主體責任,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研究推動工作落實,根據各地促農增收實際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細化工作措施。縣級要把收入調查經費納入預算,定期調整輔調員、記賬戶補貼標準,鄉鎮分管負責人要定期開展記賬實地走訪,幫助解決實際困難。駐村工作隊員要做好統計知識、強農惠農政策等宣傳,配合輔助調查員指導農戶記好賬。
總之,促農增收工作需要久久為功。我們將通過持續的三年行動,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農民增收的工作格局,推動全省農民收入不斷邁上新臺階。
來源:《云嶺之窗》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