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的種植、畜牧、水產與森林資源優勢為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提供了重要發展基礎。遼寧省是糧食主產省,通過持續加強耕地保護、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水平和機械化利用率,糧食單產水平穩步提高。2010-2022年期間遼寧糧食播種面積占全國比重由2.9%提高到3.41%,糧食單產水平提高20%以上,用3.41%的糧食播種面積貢獻了全國糧食增加量的5.34%。遼寧加快推進設施農業建設,2023年新建和改造設施棚室6.1萬畝,蔬菜、水果設施產量占總產量的80%以上。遼寧是畜牧和水產養殖大省,海水養殖面積位居全國第一,全省規模化畜牧養殖率達到71%。2022年全省肉、蛋、奶和水產品人均占有量分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39、3.07、1.15和2.39倍。遼寧還是農業“土特產”和林下經濟大省,柞蠶、梅花鹿、食用菌、堅果、山野菜和漿果等生產在全國占有重要位置。通過新突破三年行動,遼寧要以農業優勢特色資源為基礎、以優質農產品生產為目標、以農業生產“三品一標”為手段,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設施建設和海洋牧場建設,統籌推進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促進優勢糧油產品、名優土特產品、設施農業優質產品、森林海洋產品提質增效,加快建設具有遼寧特色的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植物動物微生物并舉的多元化食物供給現代農業大基地。
眾多國家級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培育現代農業大企業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遼寧一直把建設現代農業企業作為實現農產品原料轉化增值、促進農業增效、帶動農民增收的重要手段,重視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數量由2012年的16家發展到2022年的76家,新增省級重點龍頭企業83家,規上食品工業營業收入預計1490億元,同比增長10%。2023年1-10月份全省食品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6.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實現了建設食品工業大省新突破三年行動的“開門紅”。通過新突破三年行動,遼寧將進一步發揮農業資源和原料產品優勢,聚焦食品加工全鏈條產業,協同推進農產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設創新能力強、產業鏈條全、綠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聯農帶農的各類農業大企業,補齊農業大企業數量規模少的短板,增強經濟效益低的弱項,完善精深加工缺的斷鏈。加快培育農產品食品加工企業強、農產品物流貿易企業活、農業生產生活服務企業好、鄉村休閑旅游康養企業優的現代農業大企業。
“一圈一帶兩區”區域布局為發展現代農業大產業規劃了明確的發展方向。《遼寧省推進“一圈一帶兩區”區域協調發展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進一步明確了遼寧省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陸海統籌、內外聯動,合理分工、優化發展的“一圈一帶兩區”區域發展格局,對遼寧發展現代農業大產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方案》提出,實施品牌強農工程,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健全優勢特色農產品產業鏈、供應鏈,建設15個現代農業產業園、3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5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現代農業大產業要以實現大基地與大企業協調發展為導向,以現代農業大基地為基礎,高質量建設農業產加銷貿服產業一體化,推動農業全產業鏈發展,促進全環節提升、全鏈條增值、全產業融合。以現代農業大企業為核心,形成區域內縱向產業集聚融合、區域間橫向產業協調發展,促進農業產業鏈縱向延伸、產業集群橫向擴大,增強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韌性。利用數字化智能化手段促進現代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數字農業、智慧農業、電商農業創新引領發展。建設現代農業大產業要針對不同區域資源優勢特點,通過大基地與農產品加工業、流通業、服務業等大企業協調發展,實現區域內外產業資源集聚、產業集群化發展,促進休閑旅游、體驗教育、文旅創意、健康養老融合化發展,加快發展各具比較優勢、合理分工、協同共進、優化發展的現代農業大產業。
發展現代化大農業需要有良好的發展營商環境。遼寧省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明確提出“農村環境凈化整治到位,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鄉村產業發展更具活力,鄉村治理更加有效”的主要目標。遼寧省城市化率、城市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水平較高,通過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能夠更加完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服務體系,實現城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體系的有效對接,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城鄉要素合理流動,為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營造良好的軟硬件發展環境。遼寧產業門類齊全、工業體系完備,通過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能夠更好做優鄉村優勢特色產業、促進農村三產融合發展,推動城市經濟、縣域經濟與鄉村經濟協同聯動發展,用新型工業化理念引領現代農業大產業發展,形成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現代農業大產業發展新格局,為發展現代化大農業奠定堅實的產業發展生態。
打造現代化大農業發展先行地要始終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首位,穩定提高糧食生產綜合能力。遼寧省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筑牢糧食穩產保供根基。遼寧省2021年已完成3375多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2022年又新建設390萬畝,2023年5月遼寧省頒布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指南》地方標準,不斷規范高標準農田建設。遼寧省擁有沈陽農業大學、遼寧省農科院、東亞種業等育種實力強的農業科研院校和龍頭企業,通過加大支持種質資源收集與保護,深入開展農科教企、產學研用聯合育種攻關,近年來成功培育并推廣了大批高產、優質、穩產、綠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新品種,“錦稻109”“遼粳433”“沈稻529”“鹽粳219”“沈農508”等水稻品種榮獲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金獎,7個玉米自交系入選“全國杰出貢獻玉米自交系”。遼寧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100%、主推技術到位率超過95%,水稻、玉米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到97%和91%,位于全國前列,有效推動了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目前遼寧糧食生產綜合能力穩定在500億斤,比“十三五”期間提高35億斤,接下來還應持續發力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持續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做強現代農業“芯片”,培育種業龍頭,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支撐能力,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更大貢獻。(作者呂杰單位系沈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作者張芮嘉單位系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