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加緊優化提升全市生豬產業發展布局,年內建成標準化、高級別生物安全生豬規模養殖場17家,生豬存欄量恢復到31萬頭以上,豬肉自給率超過6%;鼓勵市屬龍頭企業在外埠建設生豬養殖和屠宰加工基地,保證掌控豬源達到市內消費需求的70%以上。
促進設施農業健康有序發展。全市蔬菜種植面積和產量要恢復到2018年水平,并保持穩定。制定扶持措施,推動閑置設施恢復生產,引導老舊低端設施升級改造,在涉農區開展現代化高效設施農業試點建設。
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深入開展農藥化肥減量行動,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農藥利用率提高到45%以上。基本完成北京農產品綠色優質安全示范區建設和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菜籃子”產品“三品一標”認證覆蓋率超過75%,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抽檢合格率超過98%。
發展富民鄉村產業。支持各涉農區立足資源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全產業鏈,形成有區域特點和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總結和推廣新型集體林場試點經驗,推進林下經濟“1+20”試點工作。規范閑置農宅盤活利用,促進鄉村民宿、休閑農業持續健康發展。著力抓好70個集體經濟薄弱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試點工作。
強化農業科技創新。落實《北京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深入推進平谷區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區建設,加快實施北京現代種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年內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75%,主要農作物、畜禽良種覆蓋率超過98%。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