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筆者在花溪區馬鈴鄉1000畝高標準蔬菜保供基地看到,基礎設施建設已接近尾聲,部分大棚已經陸續投產。
cription="編輯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alt="" />
據花溪區蔬菜辦負責人龐文剛介紹,馬鈴鄉1000畝高標準蔬菜保供基地是全市重點建設的2.5萬畝蔬菜保供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區整合資金1833.62萬元,高效推進了1000畝土地的流轉及溝、渠、路等建設,不到一年時間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基本完成。
目前,所有76座大棚已建成69座,按照邊建設邊生產的原則,完成大棚黃瓜種植100畝、黃花菜種植30余畝、速生葉菜種植30余畝。
cription="編輯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alt="" />
市農投集團花溪區園區負責人王龍發說,谷中村兩委在指導下白天黑夜走村串戶為農民算好經濟賬,僅15天就完成了壩區紅線內960余畝土地流轉。到今年二、三月份工程進展已到百分之七十,5月9日當天正在搶種第二批黃瓜苗。二十天后,第一批黃瓜就可以上市,預計畝產可以達到6000斤以上。
通過大面積的土地流轉,馬鈴鄉的農戶既可以在園區內務工獲得收入,又可以獲得流轉費和年終分紅,農戶參與建設和田間管理的熱情大大提高。
cription="編輯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alt="" />
馬鈴鄉谷中村村民鄧興橋說,去年三月開始宣傳土地流轉時,自己很配合地了參加流轉。現在在園區內工作,每天有一百元工錢,加上土地流轉費和年底分紅,比原來單干強很多。
花溪區農業部門通過利益聯結機制的探索,通過土地承包權、經營權、返租倒包等分紅模式,鎖定了公司、合作社、農戶等主體的利益關系,確保有效帶動當地農戶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