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為進一步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步伐,做靚“江津糧倉”這張特色名片,石蟆鎮積極打造高標準生產農田,實現全程機械化操作,打造優質水稻全產業鏈條,降低勞動力成本,提高產品附加值,帶動農戶增收,推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等落地見成效。
筆者在現場看到,無人機正按照飛手的操作,來回穿梭在田間,進行播種作業。為了讓浸好的種子更均勻地播散到田里,無人機飛行高度控制在1米到1.5米之間,飛行速度每秒約5米。無人機飛過以后,谷種均勻的撒到水田里,埋下了一粒粒希望。不到10分鐘,便完成了10畝地的播種任務。
據當地農技人員介紹,原來人工播種方式,兩個人一天差不多就只能種1畝多地。現在使用無人機,一天可以播種近300畝地,效率大為提高,而且無人機播種每畝可節約經濟成本500元。
眼下,石蟆的大部分水稻已經進入拔節孕穗期,而在示范園區播種的水稻則屬于特選的一季晚稻,并且采用了直播技術,也就是不進行育秧、移栽而直接將水稻種子播于稻田的栽培方式,具有簡單、方便、人工少、成本低的特點。
據該鎮農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利用無人機進行水稻直播僅僅只是石蟆鎮水稻生產示范園的一個開端,無人機施肥、無人機病蟲害防治以及稻谷成熟后的機械化收割也將在接下來的生產過程中進行全面配套和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