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服務重要農產品的穩產保供,落實“六保”之一的保糧食安全戰略,市財政局精心謀劃、精細施策,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金貸財補等組合措施,保供百姓的“菜籃子”“米袋子”。
支持蔬菜供給突出“快”
通過緊急啟動“菜籃子”保供基地、簡陋陳舊農業設施(棚室)提升改造等扶持政策,市財政局支持全市61家蔬菜保供基地在45天的葉菜種植周期內,累計育苗92萬株,搶種6231.6畝速生綠葉菜,產量達1.2萬噸,有針對性地豐富我市農貿市場和商貿超市的新鮮蔬菜供應。
支持畜禽產品供給突出“穩”
對978家蛋雞養殖場、224家肉雞養殖場和生豬屠宰企業屠宰且在我市銷售的,以及從外埠協議基地屠宰并“廠對廠”調回我市銷售的豬肉雞肉,市財政局推出了利好補貼政策。在利好激勵下,全市肉雞存欄從疫情初期的400萬只快速增長到850余萬只,蛋雞存欄增長150余萬只,雞蛋日產量增長40余萬噸,生豬屠宰量從疫情初期的日屠宰幾百頭迅速恢復到2000余頭,支持屠宰本地生豬6.5萬頭,從外埠調進豬肉2萬余頭,切實保障了肉蛋市場穩定供應。
支持水產品供給突出“精”
針對天津市民對優質精細水產品的消費習慣,市財政局通過精準支持海水工廠化養殖企業及時改造循環水處理設施設備,全面實現環保達標和復工復產,拓展海水養殖綠色發展空間,平均單產提高30%;通過精效支持稻漁綜合種養示范項目,我市新發展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基地4萬畝,鼓勵農民合理利用稻田空間發展稻蟹、稻蝦、稻鰍綜合種養,切實達到“一水兩用、一地雙收、穩糧增產、稻漁雙贏”的綜合效果;通過精心支持遠洋漁業企業運回自捕水產品,鼓勵我市遠洋漁業加大捕撈和回運力度,預計全年可運回遠洋水產品達4100噸,比上年增長10%,切實保障廣大百姓的水產品之需。
支持糧食供給突出“增”
市財政局通過實施對農民在拋荒地、林下可利用耕地、未利用的作物種植設施用地等種植糧食作物補貼政策,全市春播糧食作物面積達到245.7萬畝,同比增加5.7萬畝。其中,夏糧面積達到157.5萬畝。與此同時,通過新增休耕輪作補貼,支持農民在簡陋陳舊農業設施棚內及棚間空地種植豆類作物,有效盤活土地資源,增加復種指數,助力豐富糧食供給種類。據市農業部門統計,預測夏糧產量63萬噸,同比增加2.5萬噸,穩固了特殊時期農業基本盤。
支持金融供給突出“引”
市財政局通過采取“財政+金融”組合措施,發揮財政資金引導金融供給作用,對納入市級重點抗疫保供名單的農業經營主體流動資金貸款給予真金白銀貼息。同時,及時出臺財政助力抗疫“菜籃子”保險補貼措施,支持實施蔬菜、雞蛋、生豬、牛奶等價格保險,穩定了生產者基本收益,助力“菜籃子”不斷檔、不脫銷。據市農業部門統計,在市財政貼息金融產品政策引導下,上半年金融助農貸款2.4億元,預計全年貸款總量4億元,財政資金放大40多倍,為復農復產帶來及時雨,有力地服務廣大百姓的“菜籃子”“米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