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爱色-欧美爱爱网-欧美爱爱动态-欧美α片无限看在线观看免费-99热精品在线-99热精品一区

免費咨詢:010-53329002
微信
我要采購>>發布產品>>
熱門分類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要聞
臺灣:農產品大打“有機牌”
2020-07-0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閱讀量:152 評論:0
0

  宜蘭嚴選標章的蔬果等農產品已建立市場品牌,在大臺北地區和網絡上都能賣出不錯價錢。
  (資料圖片)

  炎炎夏日,冰鎮西瓜是每個人的心頭好。花蓮縣作為臺灣地區最大的西瓜產地,為當地中小學配發了1151顆具有“產銷履歷標章”的大西瓜,作為學生午餐水果,可供2萬多名學子品嘗。

  什么是“產銷履歷標章”?簡單講就是施肥、栽培等過程必須環境無害,達到一定標準。臺“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長杜麗華羨慕地說,花蓮的學生很有福氣,學生午餐包括有機米、有機蔬菜,現在還有具產銷履歷的花蓮大西瓜可以品嘗。而這,正是臺灣有機農業蓬勃發展的縮影。

  積極向農戶推廣

  臺灣曾經是“農藥島”。臺灣頤禾園有機農場創辦人陳禮龍介紹,在1959年至1981年間,臺灣嚴重中毒的人數多達28358人,當中噴農藥中毒的人超過26877人,占了總比例的94.8%。不但農藥中毒的人多,人均吃下的農藥也是亞洲之冠,在1990年至1995年間,臺灣人均使用的農藥數量是每人2公斤,醫院不得不設立專門毒物科來治療農藥中毒的人。

  痛定思痛。臺灣開始摸索有機農業,當局積極向農戶推廣部分作物的有機種植技術。到2003年,臺灣“有機農業”局面基本鋪開,市場規模達到912億元新臺幣。2019年,有機農業種植面積達到5428.92萬畝,被譽為“光速蓬勃發展”。

  39歲的新竹縣青年曾晧真,今年6月初創辦“立安有機農場”。和妻子兩人共同經營0.5公頃土地,農場依時令生產芥藍菜、小白菜、空心菜、莧菜等多種短期葉菜類,除供應學校午餐有機食材外,也通過小包裝方式販賣,受到當地鄉親熱烈歡迎。

  “種植有機蔬菜雖較耗心力,要增加輪作耕次數來去除雜草種子,但也獲得顧客一致好評。我的蔬菜更有‘菜味’,即使是一般常帶苦的萵苣類,吃起來非但不苦,還帶甜。”曾晧真說。

  新竹縣去年9月正式推動轄下120所中小學5萬多名學子,營養午餐一周至少能吃到2次當地有機蔬菜。縣長楊文科表示,這不僅對孩子健康有好處,而且能確保小農有穩定收入來源,也帶動有機農業發展,吸引青年回鄉從農。

  酒香也怕巷子深

  發展初期,臺灣有機農業比較重視“農業生產技術”。抱著“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樸素想法,從業者很少重視“經營管理”和“市場開拓”。一段時間,農民只會生產不會銷售,影響有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今天臺灣的有機農業已經是經營管理與生產技術并重。” 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教授江榮吉分析解釋說,目前農民的營銷渠道主要包括幾種,一是消費者親自體驗,自行購買;二是生產者尋找市場,自行配送;三是開創會員制度,定期分送;四是尋找展售機會,鼓勵消費。還有農民選擇在市面上直接開餐廳、把產品送進超市或農產品市場等。現在因應疫情,網絡銷售也逐漸火爆起來,花蓮“產銷履歷標章”大西瓜,網絡訂單就不減反增,是往年的兩三倍。

  在臺灣大名鼎鼎的宜蘭三星蔥,憑借品牌知名度,在市場上非常夯。宜蘭縣政府為了確保質量,3年前推動“宜蘭嚴選認證標章”,對稻米、蔬果等特色農產品進行農藥殘留檢驗,只要掛上“宜蘭嚴選”即代表質量保證,產品運銷至大臺北地區以及網絡,都有相當不錯的價格。最近一期的嚴選冠軍米標售,飚至每公斤8888元新臺幣的天價。

  會不會出現冒牌有機產品問題?確實,這是臺灣早年面臨過的問題。2000年有消費團體做市場抽檢,揭發很多假的有機產品,媒體大量報道,短期內打擊了消費者信心。不過,這也促使相關監管力度快步跟上。

  比如宜蘭縣的“嚴選”標章,頒發給農戶前,縣政府農業處會層層把關。短期農作栽種時會抽驗農藥一次、上市前一周再驗一次;若屬長期農作物栽種過程就必須再加驗一次,確保農藥“未檢出”才能掛出嚴選。

  讓產業永續發展

  有人說當下是“看臉的時代”,農產品也要有個好賣相。一些農民抵觸有機農業,就是擔心不噴農藥農作物長得不漂亮,不好賣。不過,臺灣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認為,把慣性農地改為有機農地后,臺灣農民會看到另一幅美麗的風景。

  他表示,種植和食用有機食物,不僅是為了健康,更是為了保護地球環境。“在臺灣,當局允許農民在水庫上游種植有機菜,就是為讓民眾明白有機的意義——不只是吃到的那口菜沒有農藥殘留,也是確保我們的水源不受污染。”蘇慕容說。

  種植有機農業,農田生態鏈也因此得到修復。過去野生動物跑到農田偷吃或破壞農作物,誤食農藥陸續死亡。“當初推動有機農業,只是想到對健康好,對土地友善,然而卻間接達到了生態平衡,有機農民重新在農田上看到野生動物,包括猴子、昆蟲、小老鼠、貓頭鷹、石虎(也稱豹貓)等,形成更完整的食物鏈。”蘇慕容認為,生態平衡對食物鏈非常重要,人類處在食物鏈頂端,如果中間斷了,人類同樣會面臨危機。

  去年5月,臺灣當局推動的“有機農業促進法”正式施行,臺灣的有機農業發展史上第一次有了完整的專法,賦予有機農業產業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不久前,臺灣舉辦了“第一屆有機茶分類分級評鑒活動”,茶葉改良場場長蘇宗振表示,希望能借由這樣的分級制度,建立起消費者對有機茶的信心和認同感,讓消費者知道好茶與環境的永續發展是可以并存的。

 
我要評論
0相關評論
相關信息
  • [遼寧]事關黑土地!定了,1350萬畝!2024-04-02今年,遼寧省要實施保護性耕作面積1350萬畝,...
  • 大連市6家生產單位設施大櫻桃樣品隨機抽檢合格2024-04-02為進一步加強大連市地產設施大櫻桃質量安全監管,保障市民食用和休閑采摘安全,按照大連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春季系列行動要求,3月
  • 沈陽市日光溫室蔬菜生產機械化作業現場觀摩培訓2024-04-023月20日,沈陽市日光溫室蔬菜生產機械化作業現場觀摩培訓會在康平縣召開,進一步推動日光溫室蔬菜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及配套裝備推廣,提升蔬菜種植全程機械化水平。設施蔬菜撒肥機、起壟覆膜施肥鋪滴灌管一體機、移
  • 【直擊現場】2024 年智能農機跨界應用論壇成功2024-04-013月29日,2024 年智能農機跨界應用論壇在河南省駐馬店市成功舉辦。
  • 手機成了“新農具” “云”上春耕盡顯科技范2024-04-01在這里,手機也成了“新農具”,農藝師可以實時通過手機全天候監控大棚種植情況,并且對溫度、光照等進行實時調節,根據作物的不同過程進行智能調節。??
  • 江西贛州:智慧育秧助力糧食生產2024-04-01贛州市南康區橫市鎮農事綜合服務中心育秧工廠,村民在管護水稻秧苗。人民網 朱海鵬攝人民網贛州3月28日電(朱海鵬)3月27日,江
  • 遼寧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處長劉永昌:推進2024-03-28多年來,遼寧省委、省政府持續推進設施農業蓬勃發展,...
  • 2024第三屆全國果蔬產業鏈交流會在泰安順利舉辦2024-03-283月27日,由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指導,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2024第三屆全國果蔬產業鏈交流會”活動,在山東省泰安市順利舉辦。
  • 現場 | 2024全國農業機械展覽會盛大開幕2024-03-283月28日,2024全國農業機械展覽會(以下簡稱全國農機展)在河南駐馬店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據悉這是春季農機展會的壓臺大戲,
  • 朔州市推動蔬菜產業不斷提質增效2024-03-27走進朔州市天錦澤農牧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里,一根根黃瓜掛在綠油油的瓜藤上,長勢喜人,種植戶一邊采摘成熟的黃瓜,一邊介紹說,
  • 溫室網 版權所有 2000-2022 服務熱線:010-53329002 請與我們鏈接:cnga@cngreenhouse.com京ICP備0905014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