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農機作業保險試點工作實施以來,農機作業保險惠民政策優勢逐步顯現。全市已實現參保機具828臺,其中拖拉機477臺,聯合收割機351臺,參保機具農機事故均及時得到理賠,使農民以較少的支出獲得穩定的經濟保障,進一步分散了農業生產經營風險,農業機械風險轉移和分攤機制初步建立。
為扎實推進落實農機作業保險政策,針對前期疫情影響造成工作推進難、進度慢等問題,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總隊與中華聯合財險公司多次研究措施,采取會議部署推動,工作現場督導,任務目標推動等方式,扎實組織實施。大部分區縣能夠克服機構改革人員調整、農業機械分布點多面廣、群眾安全投保意識差、組織大規模集中宣傳難、承保公司業務輻射面窄等具體困難,主動作為,創新方式,穩步推進保險試點工作,尤其是忠縣、潼南區積極作為,成效明顯,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形成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值得表揚和其他區縣借鑒。
忠縣主動作為,工作標準高,逐臺摸清底數,逐人做好宣傳,逐個問題突破,克服當地無承保機構的困難,做到了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應保盡保。對未注冊登記、未年檢、已報廢未注銷的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數量分類登記造冊,通過發揮縣、鄉鎮(街道)兩級工作人員聯動機制,現場進行注冊登記、檢驗并參保。今年以來,累計發放農機作業保險告知書等宣傳資料2000余份,發送農機作業保險宣傳信息1000余條,舉辦農機事故講座6場次。
潼南區積極發動農機經銷企業、維修企業等,多渠道開展政策宣傳工作。由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支隊長、副支隊長分別帶隊,會同承保機構工作人員深入農業公司、農機合作社、農機戶開展執法檢查和執法宣傳,以執法促保險,送保險到戶,送服務到家,工作效率高,機主評價高。
但仍有部分區縣以人員力量不足、機主投保意識差、屬于承保公司責任等理由,造成農機作業保險工作推諉滯后,投保數量不足。各地要充分認清農機作業保險惠農政策重要性,加強政策宣傳,配合保險公司,再接再厲,保質保量完成投保任務,市總隊將對工作滯后的區縣進行重點督導。同時,要將保險工作與事故報送工作緊密結合,對出具了事故責任認定書的農機事故,按規定程序上報,不得漏報、瞞報、誤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