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來,玉溪市以建設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暨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區為抓手,圍繞建成“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定位,外向型農業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19年底,玉溪市共有138戶企業出口農產品,通海宋威、云南茂源等8戶企業進入全國農產品出口企業百強行列;農產品銷往38個國家和地區,在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分別設立了商務代表處,2019年農產品出口額26.6億美元,同比增長74.2%,占全省農產品出口總值的55.6%,全省第一。2020年1-5月農產品出口額7.9億美元,同比增長29.7%。
一是以企業集群和生產基地建設筑牢外向型農業產業發展基礎。全力扶持培植本地企業,支持農業企業組建集團,做大規模,形成一批生產型、加工型、外銷型農業“小巨人”,先后組建了云南云菜集團、貓哆哩集團等10個集團企業。農產品出口生產基地建設以市內外并重發展,建成農產品出口生產基地54萬畝。玉溪市蔬菜出口專業型示范基地成為第一批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通海縣成為全省8個出口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示范區之一。
二是以質量提升和品牌打造搶占國內外市場。全市“三品一標”認證品種、數量大幅增加,農產品質量安全穩定向好,2019年檢測合格率達99.3%,例行監測合格率98%。2019年,新增75個綠色食品,10個云南名牌農產品,30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產品。通海蔬菜、玉溪花卉、新平華寧柑桔、元江芒果、紅塔小香蔥、易門食用菌等一批區域性公共品牌產品,成為玉溪農業“金字招牌”;“貓哆哩”“斯貝佳”“滇雪”等成為云南食品工業的品牌產品代表,云秀花卉等8個產品成為云南省“10大名品”,達利食品連續兩年名列綠色食品“10強企業”之首,丫瞇食品等5戶企業成為綠色食品“20佳創新企業”。2019年入圍云南省“10大名品”,綠色食品“10強企業”“20佳創新企業”數量比上年增加5個。2019年組織147家次企業參加各類推介展銷活動,現場銷售404.8萬元,簽約金額2348萬元,達成意向金額1089萬元;訂單金額19億元,全市全年農產品電子商務銷售額達9.7億元。19戶企業在泰國、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瑞士等國家和地區設立了29個農產品直銷點,花椰菜、葡萄等部分品種在東南亞南亞擁有市場定價權。
三是以科技支撐注入外向型農業產業發展新活力。建成貓哆哩、快大多、滇雪等7個涉農院士專家工作站,成功培育認定涉農高新技術企業41戶,建成涉農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通海縣成為全國首批創新型建設縣,紅塔、通海、易門、江川四縣區被認定為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紅塔區成為省級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區。全面推行露地生產模式,制定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200余項。推進縣鄉全域有機化種植,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推廣高效新型肥料,集成推廣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模式。截至2020年5月底,全市共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121.12萬畝,有機肥面積118.14萬畝,新型肥料67.46萬畝;實施水肥一體化技術20.80萬畝。2019年新增農機總動力3.5萬千瓦,機械化率達51.5%。
四是以政策支撐強化外向型農業產業發展保障。近年來,玉溪市持續出臺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不斷強化外向型農業產業發展政策支撐。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引導企業調整產品結構、專業人才培養、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做好服務保障。目前玉溪市出口農產品有6大類30個品種,形成以水果、蔬菜為主,凍豬肉、花卉、生物藥、食用菌等特色產品為補充的出口格局。培養了熟悉報關通關、結匯、稅務業務和國外貿易政策、語言的外貿骨干隊伍2000余人,農業經紀人5000余人。初步建成農產品物流體系。通力物流園一期、澄江東南亞食品倉儲物流港、通海楊廣農產品智慧物流園、江川九溪潤特物流園、雄關農產品物流園等物流項目建成并投入運營;建成各型冷藏冷凍庫1200多間,新鮮蔬菜、水果等農產品的保鮮加工日貯藏能力超過10萬噸;具備國際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資質的運輸企業7戶,有各型農產品冷鏈運輸車輛50多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