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紅薯豐收的季節,在煙臺蓬萊區冶王村一家合作社的紅薯加工車間里,一片忙碌景象,一個個紅薯被精選出來,經過清洗、蒸煮、去皮、切條等環節之后,進烤房烘烤22個小時,就加工成了紅薯干。為了引導村民大力發展紅薯種植,當地合作社流轉土地130多畝,種植煙薯、蜜薯等優質品種,每年大約產出紅薯干4萬斤左右。
同樣是特色化種植,在煙臺蓬萊區另外一個合作社的網紋瓜溫室大棚里,一片綠意盎然,一根根瓜秧長勢旺盛,社員們正在忙著給瓜秧拉枝。通過無農藥栽培技術和調節土壤,保留了水果原生態的味道,頭兩茬網紋瓜市場反應非常好,合作社又接著栽種了第三茬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