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已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三農’工作轉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新階段。”在1月13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介紹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
劉煥鑫副部長介紹,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既是實現“四化同步”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鄉村產業振興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十三五”以來,我們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加強現代農業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設施水平穩步提升。現在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8億畝,這是我們的目標,到2020年建成8億畝高標準農田,目標已經實現。2018年以來,每年發展高效節水灌溉2000萬畝以上。 二是科技支撐明顯增強。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農作物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6%以上,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1%。這幾個指標都是反映了科技對農業的支撐作用。 三是綠色發展實現關鍵轉折。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超過75%,農作物、化肥農藥施用量連續4年負增長。這些數字直觀反映了,我國農業發展進入了裝備支撐、創新驅動、綠色引領的新階段,為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貫徹五中全會精神,將重點從三個方面,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主要是加快三個體系的建設。 第一,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產業體系現代化。說一千道一萬,產業發展是關鍵,發展鄉村產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和前提,也是重點。發展鄉村產業,重點是建設“三鏈”,即延伸產業鏈,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貫通供應鏈,完善農產品流通設施;提升價值鏈,發展新產業新業態。 第二,加強現代農業物質技術裝備建設,加快生產體系現代化。重點推進“四化”,即推進設施化,切實改善田間生產條件;推進機械化,研發推廣實用高效農機;推進綠色化,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推進數字化,著力打造智慧農業。 第三,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加快經營體系現代化。重點培育四類經營主體:推動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提高規模經營效益;促進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增強為農服務能力;大力培育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帶動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健全完善聯農帶農機制。 黨的十九大以來,以保供能力穩步提升、農民收入連年增長、農村生態建設得到加強以及農村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等為標志,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劉煥鑫表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當前和今后要重點抓好四方面工作。 ——提升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水平。要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打好種業翻身仗。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推動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確保糧食面積穩定、產能穩步提升。 ——大力發展鄉村產業。要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引導加工企業重心下沉,把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增值收益留在農村、留給農民。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滿足城鄉居民多樣化需求。發掘鄉村多種功能,發展鄉村旅游、休閑康養、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民就業增收空間。推進農村創業創新,培育返鄉農民工、入鄉科技人員、在鄉能人等創業主體,增強鄉村產業發展動能。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要實施村莊道路、農村供水安全、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改造、鄉村物流體系建設、農村住房質量提升等一批工程項目,改善鄉村基礎設施條件。持續推進縣鄉村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推動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資源在縣域內優化配置。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要突出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創新鄉村治理方式,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介紹,保障糧、棉、油、糖、肉等重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這是農業農村部門的重點工作,也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首要任務。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重點抓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要加強產能建設保數量。就是要深入實施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鞏固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打牢糧食安全的基礎。重點抓好兩個方面,一個是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就是要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同時要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要改善農田設施基礎條件,加快建設高產穩產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另一個是提升科技支撐能力,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打好種業翻身仗,著力攻克核心種源“卡脖子”技術,自主培育一批突破性的新品種,同時還要加快技術集成創新,推進農機農藝融合,良種良法配套,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第二,要優化生產結構保多樣。要通過強化規劃引領,實施重要農產品區域布局和生產供給方案,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要優化品種結構,重點要增加高油高蛋白大豆、飼用玉米和優質水稻,強筋弱筋優質小麥供給,我們還要統籌抓好棉油糖、肉蛋奶、果菜魚等重要農副產品生產,擴大油料生產,加快發展肉牛肉羊,持續推進奶業振興,通過這些措施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 第三,要推進“三品一標”保質量。要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增加優質綠色產品的供給,重點是抓好兩個“三品一標”,一個是在產品方面大力發展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推行食用農產品達標合格證制度;另一個是在生產方式上要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提升農產品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謝謝。

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一級巡視員趙長保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深化農村改革作出了專門部署。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一級巡視員趙長保介紹,謀劃和推動新一輪農村改革,要以處理好農民和土地關系為主線,以推動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為重點,著力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更有力的制度支撐。 “大國小農”是我國的基本國情農情。“要注重解決小農戶生產經營面臨的困難,把他們引入現代農業發展大格局。”趙長保介紹,下一步將按照服務、提高和富裕小農戶的要求,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財力投放等方面加大力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小農戶利益,并加快構建扶持小農戶發展的政策體系,強化政策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注重惠農政策的公平性和普惠性。同時,也要統籌兼顧扶持小農戶和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小農戶的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