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劉杰華 攝
1月16日,由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主辦的“鄉村振興優秀案例專家評審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多位農業農村相關領域專家出席評審研討會并擔任評審嘉賓。
《全國鄉村振興優秀案例》由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主編,2020年發布了第一版,推介了25個鄉村優秀案例。
今年,案例征集參與主體包括了農業農村主管部門、企業、高校以及村級組織,參與省份也由去年的9個增加到20個。自案例征集開啟以來,收到來自上海、浙江等20個省份申報的典型案例百余個。經初選,有30個案例進入評審入圍名單,涉及數字鄉村、鄉村治理、社會化服務等內容。
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圍繞農村人才振興、金融服務、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等話題展開討論。
李春生在會上分析了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金融資源及人才短缺的問題。
他表示,農業和農村現在發展中存在一個很重要的薄弱環節,就是缺乏經濟支持。資源要素,人、地、錢分布不均勻,存在變相倒流,特別是金融資源。
在他看來,如何打造金融支撐,將來真正發揮金融在農業農村各項事業發展中的作用是需要重點關注的方向,以破解“一到關鍵時候錢怎么解決”的問題。
另外,李春生強調,如今農業農村領域還面臨著人才培養跟不上的問題。
“我們一般的農業大專院校真正學傳統農業專業的可能在五分之一左右,80%都是非農專業,畢業之后去了非農行業。”
在專家看來,目前農業農村領域的實用人才、高技術人才、終端人才等方面非常缺乏,如何解決農業院校非農化傾向問題值得思考。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副主任寇建平在會上也強調了科技支撐、人才支撐對鄉村振興的重要性。
在他看來,科技支撐在助力產業興旺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一個環節是品牌打造。
“不是說生產蔬菜就能賣出去,那就是農民增收有效供給。怎么賣出去是通過品牌品質,一個抓手就是全程的標準化。”
寇建平強調,品牌打造需要抓標準化,同時還需要通過誠信體系建設保證品牌。
“發展要有后勁,必須解決誠信的問題。”他強調,產業振興需要愛護品牌,應該通過誠信體系建設保障品牌,包括做到統一標準、有進有出等。
當天,與會專家還就相關案例進行了分析點評。據了解,《全國鄉村振興優秀案例》第二冊將于今年正式出版。(記者 張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