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天來
“目前仍存在許多不能滿足現代園藝發展需求的重大科技和產業問題,如不重視解決,將拖農業現代化后腿。”3月7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天來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強調,園藝產業是健康中國建設、鄉村振興戰略、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減貧致富等不可或缺的產業,而園藝科技進步是產業發展的關鍵。
2018年,我國園藝產值超3.5萬億元,占種植業總產值的60%左右,成為我國農業優勢產業。我國在主要園藝作物基因組解析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在產品品質、器官形成、植株生長發育等重要性狀基因挖掘及其環境互作機制探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在品種選育、綠色高產優質生產、設施節能高效栽培、病蟲害綠色防控、產品采后處理等方面取得了眾多創新成果,有力地支撐了園藝產業發展。
李天來認為,我國園藝科技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園藝科技研發資助項目不足,解決園藝產業重大科學和技術問題甚少,難以滿足產業發展需求;偏重園藝生物學研究,過度關注國際熱點和論文引用,與園藝產業重大需求結合度不夠,發展前景預見性不足;跨學科合作不夠,生物、工程和信息等跨領域協同創新不足。
而園藝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園藝種業競爭力弱,高端種苗依賴進口;生產技術相對落后,許多生產管理仍以經驗和人力勞動為主,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和標準化水平低,農機化率不足大田作物的50%;園藝產品采后生產能力和水平低,流通環節多,損耗率高達20%~30%;產業布局和品種結構不盡合理,趨同化嚴重;園藝產業服務體系不健全,生產經營規模小,從業者年齡大、受教育程度低、兼業化現象普遍。
為此,李天來建議,應大力促進我國園藝科技與產業發展。實施園藝種業創新工程,改造原有的園藝作物育種中心,構建基礎研究、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相結合的高效種業創新中心。加快創制一批遺傳背景豐富、關鍵性狀優異的核心種質資源;構建一批系統化、流程化、規模化、信息化的設計育種技術體系;育成一批適于輕簡化和機械化且在產量、品質、抗病性、抗逆性、加工特性等方面有重大突破的育種材料和品種;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育、繁、推一體化園藝產業龍頭企業。
實施園藝產業提質增效工程。全面規劃園藝產業集群,集中財力打造園藝產業優勢區;組建園藝設施設備、專用品種、園藝機械、園藝生產、產后處理加工等完整的產業創新中心;構建產前、產中、產后完整的產業鏈;建好金融、信息、技術、生產、安全等完整的服務體系。
組建國家級園藝高水平創新平臺。在果樹、蔬菜、觀賞園藝、食用菌、設施園藝、園藝產品采后等學科領域組建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及技術中心,系統解決園藝產業重大科學和技術問題;支持建設一批園藝人才培養優勢學科和培訓基地,培養一批高水平園藝科技創新人才;建立與產業社會貢獻相匹配的穩定的園藝產業科技創新經費投入機制,推進園藝產業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創新,為園藝產業現代化發展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
推進園藝產業機械化和信息化。出臺促進園藝產業機械化與信息化相關政策,制定農機與農藝融合的行業標準,鼓勵農機科研單位與企業聯合進行園藝機械研制與開發,引導信息化技術與農機農藝融合,推動適于多種作業條件的省力化、精準化、環?;母咝О踩珗@藝機械的研制與應用。
促進園藝產品與種苗出口。以“一帶一路”倡議及自貿區等多邊協議為契機,推動共建園藝出口貿易通道;針對日韓、東南亞、歐洲、中亞等重點園藝進口國,確定出口產品重點,制定針對性出口政策;通過對園藝出口企業融資和保險的支持,促進現代設施設備配套及先進技術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