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才委員(南京大學經濟學系主任)
數字經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建議推進鄉村數字經濟發展。一是加快補齊農村地區信息基礎設施方面的短板,提升農村網絡覆蓋質量。二是推進農業生產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深入實施“互聯網+”,拓寬生產領域和服務方式,延伸產業鏈,讓農民享受更多服務。
——王子華委員(中輝不良資產處置有限公司董事長)
土地是生產優質健康農產品的根本,土壤健康與食物安全和人類健康息息相關。建議開展土壤調查,摸清我國土地資源利用現狀與肥力特征,查明土壤障礙及健康狀況,制定土地利用規劃,開展中低產土壤改良,建設高標準農田,明確糧食產能提升路徑,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沈仁芳代表(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長)
為進一步發揮市場主體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的作用,建議:對已納入消費扶貧產品目錄的市場主體,幫助拓寬農副產品銷售渠道;對已脫貧摘帽地區的特色優勢農產品,加大宣傳推介力度,促進產品銷售。
——劉錦秀代表(湖北名羊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為推進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議加快發展高端醫療設備制造業,鼓勵社會資本、人才投入健康產品的研發;推進中醫藥與現代理念的技術融合,開發更加適應現代生活的中醫居家設備、中藥飲片新劑型;在解決醫療資源不平衡、加強城市急救體系建設等領域,進一步發揮科技作用。
——敖虎山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主任醫師)
充分運用現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是社會治理適應大數據時代信息革命大趨勢的必然。建議加快推進人工智能、大數據與社會治理的深度融合,尤其是進一步加強政務、醫療、教育、治安等公共職能的協同支撐,建立健全面向基層、全方位立體化的社會治理系統。
——楊蓉代表(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三橋派出所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