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現狀
國家農業科技創新園緊鄰北三環,在國際上都是知名的“網紅”打卡地,多國元首都曾到這里參觀。園區內共有4處溫室大棚,主要用于科研育種、品種選育、種植栽培等科學試驗。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自2009年正式建成投用以來,溫室的使用時間已經超過10年,已不能滿足參觀和使用需求。目前,4處溫室大棚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改造提升,搭建主體鋼結構,計劃年底前全部完工。
工程亮點
園區技術人員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改造后的4處溫室大棚將承擔不同功能,整體劃分為創新區、創造區和創業區三大功能區。
作為創新區的1號溫室,將在入口處建設國家數字設施農業創新中心,采用領先的人工智能、5G等數字技術結合現代設施園藝技術,探索國際前沿的垂直農業技術。據介紹,垂直農業也稱為立體農業。國家數字設施農業創新中心采用三層立體結構,突破以往只能在土地上開展農業種植的限制。通過探索多層化、立體化栽培,實現土地資源的更高效利用。
“垂直農業技術在全球都是非常前沿的,但需要突破多項壁壘。”園區技術人員介紹,“比如,三層結構需要解決空間溫度、光照分布不均勻的問題。為此,垂直農場計劃建設多層的LED人工光植物工廠,完全擺脫自然條件的約束,通過智能手段管理溫度、濕度、光照、水肥等各項參數進行栽培試驗。這代表了設施農業的最高水平。”
未來安排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1號溫室計劃于今年7月率先完成主體結構建設。除了建設國家數字設施農業創新中心外,1號溫室內還將建設果菜、果蔬、花卉等全產業鏈集成創新實驗平臺。
“以前我們是關起門來搞科研,改造提升后,這里將成為開放實驗室。通過成立國家設施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引入其他科研院所、技術企業,共同開展科研創新,推動科研成果轉化,進而推向市場。”園區負責人說,“例如,今后將與騰訊公司合作,用人工智能技術賦能農業生產,自動調控農作物的各項生長指標,實現資源最小消耗與生長最佳狀態。”
此外,2號溫室將建成國家設施園藝產品創造研發中心,3號溫室將建成園藝種苗擴繁集成創新實驗平臺、食藥用菌全產業鏈集成創新平臺,4號溫室將建成國際設施園藝產業創業孵化中心。
按計劃,4處溫室將于今年年底前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