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行動“回頭看”協調推進小組辦公室2021年6月28日下發的《關于將常態長效監管機制建立情況作為“大棚房”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回頭看”主要任務的通知》要求,落實常態長效監管機制主要包括5個方面的內容:
1.屬地監管責任落實情況;
2.信息化監管體系建設情況;
3.巡查抽查制度建立情況;
4.社會監督落實情況;
5.強化服務保障落實情況。
二、屬地監管責任落實情況包括哪些內容?分別屬于哪一級政府和部門的責任?
屬地監管責任落實包括:
1.建立設施農業監管體系。主體責任:縣級政府。
2.落實設施農用地備案管理。主體責任:縣級自然資源部門,農業農村部門。
3.落實對設施農用地備案和設施農用地管理的督查、核查。主體責任:省、市(州)自然資源部門,農業農村部門。
三、信息化監管體系建設包括哪些內容?分別屬于哪一級政府和部門的責任?
信息化監管體系建設包括3個方面內容:
1.建立設施農業管理臺賬。主體責任:縣級農業農村部門,自然資源部門。
2.建立省級設施農業數字化監管平臺。主體責任:省級部門。
3.建立設施農業臺賬信息及時更新和報告制度。主體責任:縣級政府。
四、巡查抽查制度落實包括哪些內容?分別屬于哪一級政府和部門的責任?
巡查抽查制度包括:
1.制定巡查抽查辦法。主體責任:省級自然資源部門,農業農村部門。
2.建立日常巡查抽查機制。主體責任:縣級自然資源部門,農業農村部門,鄉鎮政府。
3.設施農業全覆蓋巡查抽查。主體責任:鄉鎮政府。按要求至少每年開展一次。
4.建立隨機抽查制度。主體責任:省、市(州)自然資源部門,農業農村部門。
五、落實社會監督包括哪些內容?分別屬于哪一級政府和部門的責任?
加強社會監督包括:
1.定期公開設施農業備案和臺賬信息。主體責任:縣級政府。
2.建立違法違規用地舉報制度。主體責任:省、市(州)、縣自然資源部門,農業農村部門
3.加強縣級執法行為監督。主體責任:省、市(州)自然資源部門,農業農村部門。
六、落實強化服務保障包括哪些內容?分別屬于哪一級政府和部門的責任?
強化服務保障包括:
1.加大對新產業新業態用地支持。主體責任:省、市(州)、縣各級政府(重點在縣級)
2.積極做好設施農業用地服務。主體責任:縣級自然資源部門。
3.加強對設施農業生產指導服務。主體責任:縣級農業農村部門。
(市農業農村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