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規模生產,實現高效種植。以市場為導向,找準產業發展定位,以加工為主,鮮食為輔,因地制宜研發適合郎溪本土的藍莓品種,建立藍莓示范基地。采取更新品種、增施有機肥、起壟栽培、培肥起壟、抹芽控梢、病蟲害生態化防控、園地及時預冷等技術措施,促進果園的規范化、科學化管理,提升果園的產量和質量,實現藍莓基地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目前,該縣藍莓種植面積為5490畝,總產值約為0.95億元,預計2022年種植面積可達到6000畝以上。主要分布在畢橋鎮、十字鎮、凌笪鎮和白茅嶺農場。
整合資金支持,促進農旅發展。充分整合省級農業生產發展等相關資金,在冷鏈基礎設施建設上予以傾斜,支持生產主體建設保鮮冷庫,盡力補足生產主體保鮮貯藏短,共整合資金165萬元。大力推進農旅結合,如伍員山水藍莓園等,利用藍莓園開展觀光旅游、餐飲、采摘體驗等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農旅經營項目,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品牌效應。截至目前,共創建3個藍莓品牌,年接待游客10萬人次,帶動2100余人就業。
強化技術指導,提升管理水平。充分發揮專業技術人員在服務藍莓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技術保障作用,開展種植技術、植保、土肥等技術指導和服務;建立分組包片技術服務團隊,落實技術人員分片服務責任,提升服務質量,提高藍莓基地管理水平,為建設藍莓產業強縣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服務保障。同時,做好生產調查,掌握生產動態,引導產業合理發展。(黃康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