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隆盛合鎮協城村依托當地資源優勢,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通過“一地兩用,一棚雙收”的育苗種菜輪作模式,走出了一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牛俊清邊忙活邊說:“今年我種了一棚柿子,像這兩天這個行情,上門來收最低都是2.5元,算下來一棚柿子收入四五萬元。”
在協城村,像牛俊清這樣的溫室大棚種植戶,將多年的種植經驗和技術運用到溫室大棚種植中,大力發展市場需求旺、適宜當地環境種植的反季節蔬菜,不僅滿足了市場需求,也增加了自己的收入。
協成村一社村民香敏鋒說:“我從2009年開始種大棚,棚里現在主要種植豆角、芹菜、西紅柿,這兩天我們這里的菜主要銷往臨河、磴口等周邊旗縣區,都是菜商上門收購,這幾天正是反季節蔬菜的旺季。”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協城村緊緊抓住產業振興這個關鍵點,將產業作為發展的根基,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優勢,創新思路,全力打造溫室大棚種植專業村,以產業興旺助推鄉村振興、助力農民增收。種植戶廣泛運用農業種植新技術,每年開春后為大田華萊士、西瓜、甜瓜、西紅柿、尖椒等瓜果蔬菜進行育苗,育苗完成后再進行反季節蔬菜種植,一個溫室大棚年收入可達到3-4萬元,實現“一棚雙收”。
目前,協城村有70多戶農戶從事溫室大棚種植,現有溫室大棚99棟282畝,鋼架大棚320畝,帶動全村流轉土地2000畝。同時,為村里近60人提供了就業崗位,村民務工期間月收入可達到3000多元,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能掙錢。一棟棟蔬菜大棚,成了村民們致富的“聚寶盆”。(記者 圖古斯畢力格 通訊員 石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