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爱色-欧美爱爱网-欧美爱爱动态-欧美α片无限看在线观看免费-99热精品在线-99热精品一区

免費咨詢:010-53329002
微信
我要采購>>發布產品>>
熱門分類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要聞
設施種植搶個“鮮” 鹽堿地變成“果蔬倉”
2024-01-31 來源:滄州日報 閱讀量:59 評論:0
如何喚醒沉睡的鹽堿地?近年來,我市東部地區的農人們把目光瞄向了設施種植,他們建棚室、改土壤、斗鹽堿,闖出了一條生機勃勃的致富新路。現如今,一個個規模化設施種植基地,不僅讓鹽堿地煥發生機,還成了周邊縣市及京津地區的“果蔬倉”,帶動越來越多的種植戶走上致富路……
海興縣青先農場:
果品特又鮮 寒冬俏市場
寒冬來襲,氣溫降至冰點,海興縣青先農場的溫室里,卻依舊如春夏般生機勃勃。
鉆進一個溫室,郁郁蔥蔥的西紅柿藤蔓,沿著一根根牽引繩蜿蜒攀緣,拳頭大小的西紅柿掩在綠葉間,有的已紅了臉蛋。
轉向另一個溫室,目光被一排排火龍果樹吸引。枝條上,果實碩大、紫紅鮮艷,好似一個個紅燈籠。
 
“今年六七月時,就已經結過一茬火龍果了。大伙兒都沒想到,這南方水果能適應鹽堿地力,而且結出的果實比市場上賣的更甜、更緊實。”說起這“外來客”,場長王玉慶喜出望外,“前幾天,我們帶著火龍果到廈門參加2023年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非常受關注。大伙兒都知道咱這邊是鹽堿地,連連感嘆能種出火龍果來真不簡單。”
他說,青先農場臨近渤海灣,地下水苦咸,是典型的鹽堿地。這些年,農場也曾嘗試種植林果,但不少品種都水土不服。
也不怪林果們嬌氣,與農場相隔不過3公里的地方,就是養蝦的鹽汪子。農場向東走10公里,便是能曬鹽的鹽場。這里土壤的鹽堿屬性,可想而知。
即便先天條件不足,“青先人”也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加快農業轉型發展,他們多方考察,又瞄準了設施種植,想要在鹽堿地上搶個“鮮”。
“有了棚室后,全年不用露天開放作業,水分蒸發少,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鹽堿上返。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人們對農產品質量要求更高,我們拼不了規模,可以拼品質。”去年,青先農場開始著手種植設施果蔬,先期試驗了西紅柿、甜瓜、辣椒、火龍果等耐鹽堿作物,發展了9個溫室。
為了保證產量和品質,他們從實際出發,通過“人+物+技”聯動,化資源劣勢為產業優勢,為搶“鮮”下足了功夫。
為提高職工質素,加大外出培訓學習力度,農場的70名工作人員先后到山東壽光的蔬菜基地,學習大棚西紅柿、辣椒、甜瓜等蔬果種植、養護技術,打造了一支現代種植隊伍。
加強良種引進,積極探索適合本地土壤及水質特色的作物,從根本上解決成活率低、產量低的問題。不僅通過網上咨詢、現場觀摩等方式引進適宜鹽堿地種植的品種,還特意建起實驗棚,先后試種了長果桑、無花果、香椿等10多個果蔬品類。
探索科學種植技術,通過取土深翻、施稻殼糞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引入反滲透凈水設備,凈化灌溉用水的鹽分和雜質,讓秧苗告別“苦咸水”。同時,采取高壟種植辦法,既減少了因鹽堿導致的出苗率低、產量低的問題,又保留了旱堿作物獨特的口感特性,提升產品價值。
憑借良好口感和穩定品質,這些鹽堿地長出的碩果不僅在本地打開銷路,還暢銷渤海新區、鹽山等地。去年,種植效果最好的當屬草莓西紅柿,由于產量不錯,再趕上市場價格也好,種植收入達到了10萬余元。今年,手掰西瓜沒出棚就被客商訂購一空,一公斤能賣到10元錢。
“別看咱這地力不行,但種出來的瓜果品質沒的說,味道特別好。像是手掰西瓜,皮薄肉厚、脆甜多汁,就像‘小糖丸’似的。”近日,他們已翻整好土地,計劃再種植兩棚手掰西瓜。
借助已經探索出的成熟種植模式,青先農場計劃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建設一些冷棚,通過溫室和冷棚同步發展,實現全年生產,讓更多鹽堿地變成“聚寶盆”。
南大港產業園區:
立體綜合降鹽 高效高質生產
走進南大港產業園區的恒態源種植園,一排排塑料大棚鱗次櫛比。棚舍里,西紅柿秧苗翠綠茂盛,一排排綠“墻”,襯得整個棚室生機勃勃。
農戶石傳峰穿梭在棚間,忙著采收西紅柿。進入成熟季節,一串串沉甸甸的果實讓他滿是豐收的喜悅。
“你瞧,俺這棚里的苗長得多齊,坐的果兒也多,這就是產量的保證,多虧了農務中心引進的鹽堿地高效利用技術。”石傳峰說,前些年,辛辛苦苦種下苗子,因為土壤鹽堿,最后能成活長大的,也不過一半。
 
恒態源種植園位于南大港產業園區二分區,主要發展設施農業。受區域環境影響,水土問題突出,土壤鹽分高、淡水資源短缺。過去,由于土壤鹽漬化嚴重,逐漸出現種植生理障礙,秧苗弱、產量低。
自2019年起,南大港農務中心對恒態源種植園區進行技術支持,通過深層暗管排鹽、耕層改良降鹽、表層滴灌抑鹽的立體綜合降鹽技術,解決鹽堿問題,產量提高了5%。同時,篩選出耐鹽堿的黃瓜、西紅柿品種進行配套生產,解決耐鹽品種短缺問題。
針對設施生產用水問題,種植園還在河北省農科院濱海農業研究所的技術支持下,開展了鹽堿地設施蔬菜咸水淡化利用示范。
“通過咸水淡化裝置,將本地區豐富的地下咸水資源進行淡化利用,減少地下水的開采。同時,利用咸水安全直接灌溉技術,用淺層苦咸水在番茄耐鹽性強的開花期和盛果期進行直接灌溉,配套咸水淡化形成全生育期咸淡水輪灌,達到產量不降低、口感品質提升的效果。”農務中心副主任楊長青說。
“來嘗嘗,我們通過咸水淡化及咸水安全利用模式種植的西紅柿,比一般西紅柿吃起來更甜,更細膩。”石傳峰說,“現在普通的硬粉西紅柿一公斤能賣到4塊多錢,要是走采摘,一公斤能賣到七八塊錢。特色草莓柿子的采摘價一公斤能到20塊錢。”
有了科技支撐,鹽堿果蔬克服水土條件制約,發揮品質優良的優勢,吸引了大量游客來此觀光采摘,推動園區特色農業、品牌農業發展。目前,南大港產業園區已形成“特殊區域+特定技術+特色品牌”的鹽堿地設施蔬菜高效高質生產模式。
鹽山縣邊務鎮:
年產三茬蔬菜 集體經濟壯大
果蔬上市旺季,同樣都是鹽堿地的鹽山縣邊務鎮星馬村,則成了芹菜的天下。
大棚蔬菜生產基地,一畦畦綠油油的芹菜稈挺葉茂、水靈鮮嫩,處處彌漫清新香味。
“這是我們今年種的第三茬菜了,目前來看,畝產5000公斤沒問題。”農戶們忙著收割、打捆、搬運,大棚里好不熱鬧。
他們說,自打星馬村發展設施蔬菜種植以來,如果天氣允許,這里一年最多能種上3茬蔬菜。“年后先種上西紅柿、黃瓜、豆角、甜瓜等,收了后歇伏。如果棚里不澇,8月能種上西紅柿、黃瓜、豆角,收獲后,還能再種一茬葉菜。”別看都是鹽堿地,但一年下來,每畝收入兩三萬元沒問題。
大棚里忙得熱火朝天,大棚外,邊務鎮農辦的工作人員也正忙著考察地塊。
 
“以星馬村的成熟種植模式和技術為基礎,我們計劃整合更多鹽堿地,吸引周邊9個村莊來這里投資建棚,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強村莊的自我造血能力。”鎮農辦負責人趙振江說道。
他說,邊務鎮的土壤和地下水鹽化度較高,土壤達中度甚至重度鹽堿標準,淺層地下水含鹽量也超標。這些年,大田種植只能靠自然降水,產出和效益有限,村集體經濟相對薄弱。
“大田不能澆,但建冷棚就不一樣了。扣膜后水分蒸發少,減少了鹽堿上返。棚里可以挖排水溝,大水灌溉后,鹽堿就順著水溝排走了。”讓鹽堿地變身“聚寶盆”,星馬村已通過20多年的實踐,走上了設施蔬菜致富路。農戶們抱團發展,不僅積累了成熟的管理技術,而且一塊兒闖市場,好品質果蔬獲得了不少客商的青睞。
種冷棚不僅讓村民們鼓了腰包,還改良了土壤。邊務鎮曾請來農科院的專家現場測土,分析星馬村冷棚和大田的不同土層,結果表明,采用冷棚種植土壤降鹽效果明顯。
“所以,我們計劃以星馬村為根據地,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前段時間,已到天津考察了鋼結構棚室,正在篩選性價比最高的建設方案。隨著項目推進,已有幾個村莊表示要在這里流轉土地,計劃先建20個棚室,聘請專業人員進行管理,通過設施蔬菜特色產業來為村集體增收。”趙振江說,種植規模擴大后,還能帶動起周邊村莊的富余勞動力。
除豐富種植品種,實現標準化種植、集約化經營外,邊務鎮還計劃建設育苗溫室,形成蔬菜育苗、種植、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條,做強品牌,進一步提升鹽堿地的經濟效益。
 
我要評論
0相關評論
相關信息
  • 隴上田園風光美 高原夏菜千里香——甘肅高原夏2024-05-064月19日,記者來到甘肅省高原夏菜主產區定西市安定區,看到田間地頭到處是育苗、栽苗的繁忙景象。“今年我們鎮從4月初開始栽種蔬菜,現在已栽種了10萬畝。”安定區內官營鎮副鎮長馬生貴說,內官營鎮探索集成蔬菜立體
  • 徽縣:大力發展設施蔬菜產業助農增收2024-05-06近期,走進徽縣銀杏樹鎮、水陽鎮、伏家鎮、泥陽鎮等各個設施蔬菜種植基地,只見日光溫室、連棟大棚、鋼架大棚內的西紅柿、黃瓜、西葫蘆、芹菜等各類蔬菜生長旺盛,一派綠意盎然的豐收景象。
  • 太原市晉源區西邵村:百余畝撂荒地上建起智能溫2024-04-22一排排現代化的日光節能溫室里,鮮艷水靈的西紅柿掛滿枝頭;后面40座嶄新的現代化智慧溫室大棚內,工人正忙著鋪設防蠅網、覆膜、建設配電室,溫室建設進入全面收尾階段。
  • 湖南新化“智慧大棚”育秧為春耕生產加速2024-04-12“目前我們有2條全自動高速育秧播種流水線,秧盤輸送、分盤、上料、播種、碼垛都是自動化操作,每小時能出4000個秧盤,每天能滿足1200畝大田用秧需求。”
  • 40億級產業鏈是如何形成的 ——武山縣蔬菜產業2024-04-10近年來,武山縣全力打造“五十億”級蔬菜全產業鏈,過去一年,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到42萬畝的新高度,產量不斷提高,...
  • 江西贛州:智慧育秧助力糧食生產2024-04-01贛州市南康區橫市鎮農事綜合服務中心育秧工廠,村民在管護水稻秧苗。人民網 朱海鵬攝人民網贛州3月28日電(朱海鵬)3月27日,江
  • 大同市設施蔬菜產業提檔升級“上高速”2024-03-27走進天鎮縣宏豐產業園區的日光溫室暖棚,清新香甜的氣息撲面而來,一排排圣女果長勢喜人,綠色的藤蔓間,一串串黃燦燦、紅彤彤的
  • 發展智慧農業 保障安全供給2024-03-21近日,記者專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他認為,河北應提高“菜籃子”全產業鏈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建設“生產源頭可追溯、流通過程可控制、供需平衡可保障、應急需求可響應”的
  • 北方春季蔬菜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意見2024-03-20當前,北方日光溫室越冬茬蔬菜處于收獲期,冬春茬果菜多數處于營養生長期,大棚春提早栽培蔬菜即將陸續開始定植,越冬的露地蔬菜
  • 河北洪澇災區春耕生產扎實推進2024-03-20受去年洪災影響,河北部分地區農業生產遭受了不同程度損失。眼下正值春耕備播關鍵期,在京津冀重要菜籃子衡水市饒陽縣以及廊坊市
  • 溫室網 版權所有 2000-2022 服務熱線:010-53329002 請與我們鏈接:cnga@cngreenhouse.com京ICP備0905014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997